1. 寫作
我覺得小孩子需要大人親密的陪伴與照顧,而侄子的母親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工作上,陪伴侄子的時間很少,每天工作到快12點才回家,一個星期頂多六、日兩天可以陪侄子,有時候甚至六、日她都有安排事情,陪伴侄子的時間就更少了。
而我覺得作為母親不能夠花時間陪伴侄子是很不負責任的,是錯的,並且為此感到生氣。所以如果六、日她還安排活動的話,通常就會觸發我的生氣。
平常日都是外公外婆在照顧侄子的,不過外公外婆沒有甚麼耐心時時刻刻陪伴在侄子的身旁,和侄子互動,而通常就是把侄子放在電腦前看卡通或者是玩電動,我覺得侄子可能會因此感到孤單、無聊,並對此感到不忍心。
所以只要我在家,幾乎都是我在陪伴侄子的。不過陪伴侄子時,他大部分就是玩電動、看卡通,而陪伴他重覆的在玩那些遊戲會讓我感覺到厭煩,所以常常也會覺得受不了,不想陪他玩,而在陪他時常常感到想睡覺。
每個周末我都會回家陪他,每當回家時,他看到我總是很開心的叫我,然後就一直跟在我周圍了;而對於我一個星期只能陪他不到兩天的時間,他常常會要求我留在家裡陪他,有時候甚至會因此鬧彆扭哭泣。對此我會感到不忍心,不忍心看他體驗到負面情緒,不忍心看他覺得孤單,但我也只能每次的安慰他。
2. 選擇一個字詞
陪伴
3. 寫下字詞的關連
l 收集資訊
A.
我如何活這個字詞?
l 因為害怕孤單、無聊,而希望有人陪伴
l 將陪伴定義為長時間、亦步亦趨的跟在身旁
l 花大量的時間陪伴在我喜歡的人旁邊
l 對於我喜歡的人缺乏陪伴時,認為他會感到孤單、無聊,而生起愧疚、憐惜、不忍心的情緒
l 對於陪伴後的分離,感到難過、哀傷、捨不得
l 被陪伴者拋棄的痛苦、怨恨
l 認為侄子因為缺乏陪伴可能感到孤單、無聊,而我會因此感到愧疚、憐惜、不忍心
被觸發的記憶:
l 小時候要從鄉下回台北,或者任何和奶奶離別的場景,都會讓我很難過、傷心,我不想和奶奶分開,但是又沒辦法。
l 一位身為獨子的朋友跟我說:獨子suck,很無聊。
B.
字典定義/發音:
l 陪伴:相陪作伴
l 陪:音ㄆㄟˊ
i.
在旁伴隨。如:「陪考」、「陪客」、「陪伴」。
ii.
謙辭。指以言語、笑臉奉承他人。如:「陪笑」、「陪小心」。
l 伴:音ㄅㄢˋ
i.
一起共同生活、工作或交遊的人。如:「旅伴」、「友伴」、「玩伴」、「夥伴」。
ii.
夫或妻。如:「老伴」、「終身伴侶」。
iii.
陪著、襯著。如:「伴舞」、「伴娘」、「伴讀」、「伴遊」。
l 陪伴,賠絆,一個人把自己賠進去一段糾纏(絆)的關係中,兩人相賠做絆。
l 陪伴,陪:迎合、奉承他人,伴:人、半,如同不完整的人。
l 研究收集到的關於字詞的訊息
l 正面的:當我想到陪伴時,會聯想到有人陪伴的溫暖、開心。
l 負面的:
n 沒人陪伴的孤單、無聊
n 失去陪伴的難過、哀傷、捨不得
n 被陪伴者拋棄的痛苦、怨恨
n 當我喜歡的人缺乏陪伴時,認為他會感到孤單、無聊,而生起愧疚、憐惜、不忍心的情緒
n 一個人把自己賠進去一段糾纏(絆)的關係中,兩人相賠做絆
n 迎合、奉承他人,而成為不完整的人
4. 對字詞的自我寬恕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在有人陪伴時,感到溫暖、開心,而賦予陪伴正面的能量。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在沒人陪伴時,感到孤單、無聊,而賦予陪伴負面的能量。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在失去陪伴時,感到難過、哀傷、捨不得,而賦予陪伴負面的能量。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在被陪伴者拋棄時,感到痛苦、怨恨,而賦予陪伴負面的能量。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在當我喜歡的人缺乏陪伴時,認為他會感到孤單、無聊,觸發了我的愧疚、憐惜、不忍心,而賦予陪伴負面的能量。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想到陪伴時,會聯想到”一個人把自己賠進去一段糾纏(絆)的關係中,兩人相賠做絆”,而賦予陪伴負面的能量。而不是將陪伴作為一種在這裡體驗/表達自己的方式。
因此我了解到當自己被絆在任何關係中時,就賠了/犧牲了生命,於是我將體驗到犧牲生命的種種實體化後果。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想到陪伴時,會聯想到”迎合、奉承他人,而成為不完整的人”,而賦予陪伴負面的能量。而不是自己作為生命,每一刻在身體這裡呼吸,作為活著的文字,表裡如一的表達自己。
因此我了解到當我迎合、奉承他人,我就只是個不完整/分裂的人,所以只有停止用別人的眼光來看待自己,停止從別人那邊來確認/獲得自己的價值,我才能夠作為完整的人/生命。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緊抓著”小時候要從鄉下回台北,或者任何和奶奶離別的場景,都會讓我感到難過、哀傷,我不想和奶奶分開,但是又沒辦法”的記憶不放,並賦予這段記憶負面的能量。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因為奶奶帶我長大的,對我最好,而將奶奶定義為我喜愛/喜歡的人,而使我與奶奶分離了。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要與喜愛/喜歡的人離別時,會感到難過、哀傷。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將離別/分離與難過、哀傷連結在一起,並將離別、分離、難過、哀傷定義為負面的。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將離別/分離的難過、哀傷投射到侄子身上,而認為侄子會因為我每個星期與他的離別,和我不能夠常陪伴他,感到難過、哀傷。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將離別/分離的難過、哀傷投射到侄子身上,而與侄子分離了。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對於每個星期與侄子的離別,與不能夠常陪伴侄子,而造成他的難過、哀傷、哭泣,感到愧疚、不忍心、捨不得。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根據記憶/知識而認為小孩子必須要大人親密的陪伴與照顧,才能過得幸福快樂,長大人格才會完整。
而沒有了解到只要陪伴/照顧小孩子的大人還是受心智意識系統控制的話,那麼小孩子只會被大人用自己的經歷來對待/教育,而小孩子長大後也就會像對待/教育他的大人那樣,被心智意識系統控制,活在追求幸福&逃避恐懼之中,人格也是一片片分離的碎片,不會是完整的生命。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根據小孩子必須要大人親密的陪伴與照顧的想法,而認為”他母親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工作上,很少時間陪伴侄子”是錯的,並因此感到生氣。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將陪伴定義為”長時間、亦步亦趨的跟在身旁”。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當侄子的母親周末/假日不能夠陪伴和照顧侄子時,會觸發我生氣的情緒。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對於”父母親把陪伴/照顧小孩子的責任分擔給別人,自己要生小孩卻不負起陪伴/照顧的責任”定義為是錯的,並因此感到生氣。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看到我將照顧/陪伴/教育小孩子的觀點建立在對&錯的二元性分裂上,使自己與照顧/陪伴/教育小孩子分離了。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根據小孩子必須要大人親密的陪伴與照顧的想法,而因此只要在家中,我就會陪伴在侄子的身邊玩遊戲,將陪伴變成了一種制式化的關係,變成了一種責任,而無法與侄子一體平等的互動。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因為將陪伴/照顧侄子變成是一種責任,而和侄子處在分裂的關係中,並且造成有時候陪伴/照顧侄子時,會感到厭煩、不耐煩、疲倦、……等負面情緒。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根據小孩子必須要大人親密的陪伴與照顧的想法,而對於父母照顧侄子的方式感到不認同與無奈。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緊抓著”一位身為獨子的朋友跟我說:獨子suck,很無聊”的記憶不放,而認為獨子是很孤單、無聊的,並賦予這段記憶負面能量。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根據”獨子是很孤單、無聊的”的想法,而認為侄子身為獨子會感到孤單、無聊。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認為父母親照顧侄子的方式,會讓他感到孤單、無聊,而不認同他們的方式。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對於侄子可能會感到孤單、無聊,感到不忍心、憐惜、愧疚。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害怕面對自己的孤單、無聊/負面能量的體驗,所以希望侄子也不要有這樣的體驗。
我承諾自己當面臨離別/分離的場景,而感到難過、哀傷時,我回到身體這裡呼吸,不被難過、哀傷的情緒驅動而進行思考、回憶、行動,並且去調查自己對於這個模式的相關心智結構,進行自我寬恕。
我了解到因為離別/分離而感到難過、哀傷,是我接受和允許的一個心智模式,而我每次的參與這個模式,將會持續的強化自己被這個模式所控制,並且持續創造這個模式的實體化讓我體驗。
我承諾自己停止用”小孩子必須要大人親密的陪伴與照顧”的想法來與侄子相處,而允許自己在呼吸中跟侄子互動。
在這之中,當我與侄子互動時,如果體驗到了厭煩、不耐煩、疲倦、……等負面情緒,我知道我正在參與心智活動,所以我回到身體這裡呼吸,直到這些心智能量通過。並且去調查這些心智/能量模式的根源,進行自我寬恕。
我承諾自己當我習慣性的投射孤單、無聊到侄子身上時,我立即停止,回到身體這裡呼吸,並進行自我寬恕。
我了解到我是根據記憶形成了”侄子是孤單、無聊的”的想法,而不見得真的是侄子的真實情況。
我承諾自己當有陪伴而感到溫暖、開心時;
當缺乏陪伴而感到孤單、無聊時;
當失去陪伴而感到難過、哀傷、捨不得時;
當體驗到被拋棄而感到痛苦、怨恨時;
當我喜歡的人缺乏陪伴,我認為他會感到孤單、無聊,觸發了我的愧疚、憐惜、不忍心時,
我回到身體這裡呼吸,不參與也不排斥能量反應,直到能量通過為止。
我了解到當在陪伴中參與了這些正負能量時,我就與所陪伴的對象、相處互動的過程、和我自己都處於分離的狀態中,無法將陪伴作為表達/體驗/擴展生命的方式。
5. 重新定義字詞
l 創意寫作
陪伴:與一個對像如同自己在一起生活、互動,從這個過程中體驗自己在物質世界的展現,體驗對方如同自己在物質世界的展現,體驗陪伴的整個過程如同自己的展現,是一個與自己/肉身/物質世界親密,與對方如同自己親密的過程,是一種體驗/表達/擴展自己如同生命的方式。
l 定義
陪伴:與一個對像如同自己相處在一起,支持彼此活在物質世界這裡體驗/表達/擴展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