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誕生一體平等的生命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誕生一體平等的生命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3月20日 星期五

Day 368 - 失控的小孩 = 失控的父母


侄子現在七歲了,一直以來在和他的相處中,我常會對於他某些不受控制的行為起情緒反應。
例如最近才發生的一件事:我和侄子剛出家門,他自顧自的在玩,突然就自 high 的朝馬路的另一端衝過去,完全沒有看路上有沒有來車,好死不死剛好有輛機車疾駛過來,就差那麼一點要撞上他了。在這個當下我對他的魯莽感到非常生氣,於是板起臉再次的教導他過馬路時要先停下來看看有沒有來車,以確保自己和別人的安全。
或者其他小事情,像是要哄他睡覺,但是他就是在床上玩個不停不肯睡,我就會越哄越沒耐心。
類似這樣的情況,在和他的相處過程中屢屢挑戰著我的極限。

於是在和侄子相處的關係中常會出現一種互動模式:
我會對於他不受控制的行為起情緒反應,而當種種不受控制的情況不斷地發生,我的情緒也持續地累積了一段時間以後,會到達一個失控的臨界點,這時候我就會忍不住對他發脾氣或破口大罵。每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他和我的體驗一定都不太好受,而事後我也會對自己的失控行為感到愧疚、後悔與自責。

透過反省了這個模式,我才看到自己在平常和侄子的互動中,很多時候是缺乏自我覺察和自我主導的。因為如果我能清醒的選擇,其實我更願意和他的關係是建立在一種平等、互相信賴的基礎上,當摩擦發生時可以互相溝通,了解彼此內在的體驗和想法,進而達成共識的關係,當然這樣的品質會需要時間來發展和調整的;而不是建立在權威的階級關係上,我需要不斷的形塑他去成為我期望的樣子,不斷的控制他不要犯錯,不斷的對他說"不要",不斷的對他犯錯累積情緒和形成衝突,然後再對自己情緒失控的行為感到愧疚與後悔。
在觀察很多的親子關係中,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很多父母師長會在口頭上教導孩子人人平等的概念,不該有性別歧視、種族歧視或社會地位歧視......這類偏差的價值觀,但是父母師長在身教上卻實行著不平等的權威階級觀念,如同這是父母意識深處裡接受並深信的價值觀,而這其實才會是孩子從父母身上實際學到的東西,無怪乎種種的歧視問題會一直存在人類的社會中而無法消弭。


在這個模式裡,我發現會對侄子產生情緒反應的點,自己其實都已經有一個"他應該要怎麼做"的預設概念了,所以當侄子的表現不符合我的預設概念時,特別是過去我已經教導過他這個概念他卻還犯錯時,我就會對於他"明知故犯"起情緒反應。
然而反觀自身,我發現自己在生活中並沒有完全做到這些我投射到侄子身上,認為"他應該要怎麼做"的預設概念,如同我一直在用自己並沒有完全做到的價值觀在批判和控制侄子,噢!這不是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嗎。
而且這些價值觀其實只存在我的心智中,我的情緒反應也是只發生在我的心智中,這意味著我是唯一一個可以為自己內在發生的體驗負責的人,也是唯一一個可以決定我的外在表現的人。

所以,其實我是可以透過改變自己的內在體驗來改變這個外在模式的,例如我可以藉這個機會自我探索一下為什麼我會對侄子的行為起反應?為什麼我會有這種對與錯的價值觀?這價值觀從哪來的?這價值觀真的符合實際嗎,或就只是一個我信以為真的偏見?
如果只是個不符合實際的偏見,那麼我當然沒有理由繼續緊抓著它不放。
如果這個價值觀是實際的,像是"過馬路時要先停下來看看有沒有來車,以確保自己和別人的安全",那我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跟他溝通,讓他可以真實的了解並且整合進他的生活之中。而不需要因為我認為他犯錯了,於是帶著情緒責備他,這或許可以暫時改變他的行為,但孩子不是因為了解而自發改變的,而是接收著大人的情緒和觀念而被強迫改變的,這也會在孩子的內在累積情緒創傷並形成記憶,進而產生和大人的隔閡或衝突關係。

在這個模式中,存在著一種控制的幻象,意思是我會企圖將侄子控制在我認為對的價值觀內去行動,但我從一開始就沒有決定自己要怎麼活出控制這個字,我沒有在和侄子的互動中主導/控制自己去看看要怎麼和另一個生命互動對彼此才是最好的,而是被心智中自己沒有覺察的預設概念和情緒反應所控制著我的表現,如同是自己的人格習氣在控制著我,而不是我清楚的在自我控制,因此當出發點是失控的,就會不斷的產生的重複循環的失控後果了。



有趣的是,同樣的模式,我觀察到在我和父母的關係中也存在,只是我扮演的是小孩的角色,而父母扮演著失控的大人的角色。所以我只是從父母的身上學到這個模式,又複製到了自己和侄子的關係之中,這就像是難以破解的家族業力一樣。
但現在我開始覺察到這個重複的模式了,而我也不願意接受在生活中一直重複發生這樣的模式,因為這個模式局限了我和侄子的互動關係與彼此的生命潛力,這對我們都沒有好處,所以我將支持自己逐漸的停止這個模式,打破這個家族業力。

2014年9月23日 星期二

Day 357 - 愛是所有問題的解答



是什麼?在集體層面上,其內涵是所有人共同接受和允許的,也就是我們看到別人的某個表現就可以認出那是愛,所以我們可以在現實生活中看到這個字的本質是怎麼被人們活出來的,是怎麼在物質世界中呈現的。

然而不論在集體層面或者個人層面,我們通常傾向將文字切割成了片面的意思,而不能整體的、完整的去看看一個字的本質上是什麼,也就是一個字會怎麼在物質現實中如實的呈現。
例如,去查查字典裡面的意思,會看到"親慕的情緒或親密的感情、所喜歡的人或物"等解釋。
但我們看看現實世界中父母對子女的表現,父母可以微笑的抱著小孩子,輕聲低語的對孩子說:我好愛你;但也會在孩子不聽自己的話,導致自己情緒爆發時,睜眼大聲憤怒的責罵孩子,最後還會加一句:是因為我愛你才這樣教育你的,別人的小孩我才不管咧。
可以看到裡面不會只有疼愛、照顧、擁抱、親密、.......等正面的部分,其實也還會包含了對子女的擔憂、生氣、批判、責罵、......等負面的部分,這全部所有的一切都包含在這個字的整體表現裡面,而不會只有"親慕的情緒或親密的感情、所喜歡的人或物"等片面的部分。

有一次和一位朋友談論感情上的經驗,她剛結束一段親密關係,這次分手對她來說影響挺大的,她說分手後到現在常常處在悲傷的情緒中,飯吃著吃著就哭了,在路上走著走著就哭了,工作做到一半也會哭,反正一想到前男友或分手就忍不住哭了起來,連同事看了都不禁對她說:你真是太誇張了吧......!
談話到最後,她對我說:你不覺得愛要像這樣有美好有悲傷才淒美嗎?我們就是要在愛中經歷這些的啊!
過去曾經聽她說過幾次對愛情美好的理想與憧憬,但由於她賦予這樣的二元性的價值觀和定義,所以當愛在她的現實生活中發生時,當然不會只有正面美好的部分了。


大部分人都相信是正面的,卻忽略了的負面部分也一直都存在的,雖然人們想盡辦法去追求、宣揚、推廣,如同想盡辦法讓正面的部分出現在自己的生活中或者整個世界中,想盡辦法說服其他人是所有問題的解答,但是當這個字被所有人接受為二元性的本質和定義時,我們無論怎麼努力就只會創造出相應的後果和體驗在自己的生活和整個世界中。



透過DIP課程的引導,我開始了解和嘗試進行重新定義文字的過程,例如怎麼將這個字從現在二元性的本質和定義中,以一體和平等對全體生命最有益為原則來給予新定義,去看看如果將所有的情況 / 面向 / 對象都納入平等的考慮時,會是什麼?然後一樣用物質現實生活來印證自己的重新定義是否有效,這個對重新定義的過程將會在往後的文章中繼續進行。

2014年9月5日 星期五

Day 356 - 愛這個字


以上是簡單的從正負能量累積的單一角度來看我自己是怎麼去創造和體驗一段親密關係的。一開始在心智中累積對一個人的好感 / 正面能量,到決定去愛上一個人,然後進入一段親密關係,然而在體驗愛情的美好時,同時也在累積對於失去對方 / 失去關係的恐懼,到最後真實的體驗到失去一個對象 / 一段關係的痛苦後果 - 不論分手或任何形式的生離死別,完成了一個二元性能量體驗的循環。

這裡將加入另一個維度 - 文字  - 來看看我是怎麼在生活中創造自己關於的體驗的。

我們透過文字來思考、言談、行動,表達自己,跟別人互動,感知來自外在的資訊,創造了自己的生活和體驗,也和其他所有人用文字共同創造了這個世界系統中的一切。
也可以說我們賦予一個字甚麼樣的意義,我們就會怎麼去用這個字來表達自己和詮釋別人的訊息,然後就會創造相應的後果。

透過DIP課程的引導,我了解到可以至少從兩個層面去看一個字與自己的關係 - 集體層面和個人層面。
要了解一個字在集體層面上的意思,我們可以去看看字典中是怎麼定義這個字的,也就是看看世界給予了這個字甚麼樣的定義就知道了。
而在個人層面上,我們每個人還會賦予同一個字與眾不同的、專屬個人的意義,因為每個人會在心智中將一個文字關連到一些正面或負面的定義、信念、情感、記憶、體驗上,而這些是內在非常個人化的東西。
舉例來說:"幹"這個字,對A來說是象徵著極負面的字眼,當聽到有人說這個字時就會覺得反感,自己更是不會去說這個字;而對B而言這可以是個負面的字眼,但同時也可以是個象徵親密的正面文字,當自己跟朋友相處時用這個字來溝通代表著兩個人交情十分的要好才能這樣說。
再看另一個例子:"愛"這個字,對A來說愛是個完全正面的文字。但當B看到愛這個字時,就會想起過去失去自己所愛的人的記憶而感到了無限的哀傷,因此愛這個字對B而言連結著負面的意義偏多。
由此可知雖然是同一個字,在字典中有著集體認同的定義,但A與B還會將其連結到個人化的定義、觀點、信念、情感、記憶、體驗上面,因而也會對於同一個字有各自不同的表達含意和體驗了。

這不是很正常嗎,有甚麼問題?
沒錯,這正是人們在使用文字的方式,然而如果去調查看看人們因為各自賦予文字分離的定義而造成了甚麼樣的後果,就會知道其實問題不小。例如一個幾乎大部分人每天都會遇到的情況 -溝通問題 - 和某個人難以溝通,抱怨對方只用他的方式來詮釋我的表達,不論我怎麼說他就是不懂我真正在說什麼。
看看因為溝通困難而造成多親子之間、伴侶之間、同事之間、政黨之間、國際之間的互相不理解與衝突就知道了。
而這正是我們透過賦予文字分離的定義所造成的,因為我們只看得到自己心智中給予文字的含意,而不了解對方在同樣的用字中,有甚麼個人化的含意與脈絡。


待續...

2014年7月18日 星期五

Day 355 - 當我跟著愛的感覺走


以上是簡單的從正負能量累積的單一角度來看我自己是怎麼去創造和體驗一段親密關係的。一開始在心智中累積對一個人的好感 / 正面能量,到決定去愛上一個人,然後進入一段親密關係,然而在體驗愛情的美好時,同時也在累積對於失去對方 / 失去關係的恐懼,到最後真實的體驗到失去一個對象 / 一段關係的痛苦後果 - 不論分手或任何形式的生離死別,完成了一個二元性能量體驗的循環。

其實這樣的模式並不只侷限在親密伴侶的關係中,對於任何重要的親朋好友也會有這樣的過程,所以當要和自己喜歡的 / 重要的人經歷生離死別時總是特別感傷難受的。

這樣的情感體驗模式對人類來說是理所當然的,我們甚至賦予了特別的價值在這些情感體驗上。然而也就是因為所有人都太習以為常了,而無法去省思 - 這樣的體驗是有必要的嗎?我們生在地球就只能這樣體驗人生嗎?我們還能有別的體驗方式能選擇嗎?

我聽到一些朋友(包括我自己)在經歷過這些親密關係的悲歡離合後,不禁感嘆人生為何?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阿?
其實這種由正負能量所構築的親密關係古今中外在一直都這樣在上演的,不論是羅密歐與茱麗葉、梁山伯與祝英台、或平凡人家的戲碼,不論是多麼可歌可泣或者是平淡乏味,演出內容 / 材料 / 人物不同但骨幹模式卻是同樣的,可以說是一種固定的程式 / 數學公式,而我們人類來到地球就只能照著這些固定的程式 / 數學公式來體驗一生,到最後大多只能體驗著早可預知而令人難過的結局卻無法避免,這如何叫人不感嘆呢?

如果去研究一個人這一刻的感覺 /  直覺是怎麼來的,其實可以看到這是一個人從小就開始根據對錯、好壞的分別種子為基礎,在生活的過程中不斷的學習、累積個人化的價值觀在自己的潛意識和無意識裡面,每個價值觀連結著某些正面或負面的評分和能量,所以長大後當我遇到一個素昧平生的人就可以感知到她大概是怎麼樣的人,第一眼就可以分辨自己喜歡或不喜歡她,這其實只是心智根據自己潛意識和無意識中所累積的二元性資料,經過即時運算後所產生的一個答案送到表層意識中,然後我作為被動的觀察者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相信這些由心智所傳遞出來的資訊是真的,相信這些資訊就是我自己,然後照著這個資訊去做決定和行動罷了。然而自己的潛意識和無意識中紀錄了哪些資料?當初自己怎麼記錄這些資料的?這些資料是怎麼導出一個結果來影響自己的?由這些資料所產生的結果對自己真的有好處嗎?這些對自己很重要,影響自己一生的問題卻少有人真實的探討過。

很幸運的,透過了解Desteni的資訊,讓我知道潛意識和無意識中的資料是可以被了解和修改的,這些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到的程式 / 數學公式是可以被了解和修改的,因此這些在人類歷史中不斷重複的體驗、無解的習題是可以有解答的,任何人都可以透過行走一段進程來幫助自己跳脫這些固定的模式,並選擇自己願意怎麼創造和體驗人生。

所以根據我走過的進程,對於親密關係我不會再接受自己像以往只根據感覺 / 直覺來決定是否愛上一個人?是否進入一段親密關係?
愛的感覺非常美妙沒有錯,但我了解到跟隨著感覺 / 直覺去建立關係只會讓我走入一個固定的程式 / 數學公式中去創造和體驗整段關係,因此愛的感覺可以說只是個入口,接著還有進入關係中所體驗到的害怕失去、期望、失望、爭論、挫折、悲傷、......,這些是一整個親密關係的過程而無法切割的,而老實說我並不太享受這種一直在不同關係中重複相同體驗的過程,太侷限也太無趣了,甚至令人絕望。

寧願學著主導自己去創造關係而不是讓心智 / 情感來替我創造關係。學著自己清醒的去了解並運用心智中的資料而不是盲從讓心智告訴我該怎麼做。
所以我會試著先去認識一個人本質上她是誰,當我不願照著程式 / 數學公式的限制而活出真正的自己時,對方能否接受這真實的我,並且也願意突破她的自我限制,為她自己的投射 / 體驗負起責任,於是這兩個願意為自己的創造和體驗負起責任的人可以決定是否願意走在一起,去建立一種不再依賴心智情感 / 程式 /數學公式而互相投射期望、失望、挫折、埋怨、指責、愛、恨、悲傷、......的親密關係,而可以在關係中支持著自己和彼此邁向更自由和完整的生命,我仍然可以表達和享受愛,但這份愛不再被侷限在心智情感 / 程式 / 數學公式中,而是一種自己在物質中誠實的自我表現。



5. 活出對自己負責的原則 - 認識到只有我才為我在自己內在、我的人際關係以及我的外在世界裡面所接受和允許的東西負責,因此對於這種責任:只有我才有力量和能力改變我看到的對於我是誰、我怎樣活著以及這如何影響著他人的妥協

7. 活出自我覺察的原則 - 要覺察、要看到、要認識到我自己的思想和心智,要自我誠實達到這樣的程度,即當我看到我的思想/心智不是對我/他人最好的時候我能夠為其負責,並且我承諾立即負起責任同時為自己同樣也為他人做出改變

10. 讓愛看得見 - 通過自己不接受/允許任何小於我的最大的潛能,我支持那些在我生命當中的人達到他們最大的潛能,愛他們就如同我通過把我最大的潛能、最好的生活/活著的體驗贈送給自己而展示出來的對我自己的愛,進而向他人展示就如同我向我自己所展示的活著意味著什麼

14. 人際關係等同協議:個體們利用協議作為一個平臺走到一起,一對一地擴張、生長和發展,因為個體們在生活和生命當中無條件地支持/協助彼此,以便達到他們最大的潛能,而此處的協議就是一個走到一起的個體們理解平等地作為一個整體站立起來意味著是什麼

2014年7月4日 星期五

Day 354 - 當愛來臨時

一直以來,我非常依賴感覺來喜歡或不喜歡一個對象,我非常相信一見鍾情這種事,但為什麼我會愛上某個人?我是怎麼愛上某個人的?我為什麼會對某個人一見鍾情?一見鍾情是怎麼來的?這些問題我很好奇但又沒有辦法回答自己。
最近在感情生活上發生了一些事,讓我決定花些時間仔細的自我探索一番,回顧過去那些"我愛上了一個對象"的經驗,看看能否為我的問題找出答案。而這次的探索過程的確讓我看到了一些有趣的東西,例如即使一見鍾情的背後,其實仍然是有一些細節和過程的。


過去當我遇到一個異性時,我"很自然的"在心中對這個人的外表、舉止、氣質、特徵、個性開始給予評價,這個人哪裡好或不好,她哪裡吸引或不吸引我,她有甚麼特點是我喜歡或不喜歡的,所以在第一次見面時,我就在心智中留下了對於這個人的第一印象。
如果對於對方的第一印象不錯,或者即使沒有甚麼特別的感覺,但是對方對我主動地釋出好感時,我就會基於"我想要一個親密伴侶 / 一段親密關係"的渴望作為出發點,在往後的日子裡透過和她相處互動,或者單純的在遠方觀察她,持續的關注她還有甚麼地方是我認為好的 / 不錯的 / 正面的,如同在心中慢慢的累積對她的好感,當好感累積到了一個程度時我會開始覺得我愛上她了,這是很有趣的一個轉折點,實際上應該是說 - 當好感累積到了一個程度時我會下了個決定要愛上她,我會下了個決定去相信我愛上她了,接著就繼續放任累積對她的好感 / 愛的感覺不斷擴大到了迷戀的程度。
然後我會告訴別人:"我對她一見鍾情",但其實這只是"自己在沒有覺察中累積了對這個人的好感 / 正面能量,和在沒有覺察中下了決定去愛上這個人"的一個概括詮釋而已。


如果很幸運的,我和對方彼此相愛而進入了一段親密關係,就可以體驗到美妙的熱戀階段。然而不幸的是,在二元性的法則之下,好與壞、正面與負面是如影隨形 / 一體兩面的,當我和一個女性的關係中已經累積了好感 / 愛的感覺 / 正面能量時,同時也會害怕失去對方 / 失去這段關係,所以同時恐懼 / 負面能量也在累積。
而感覺並不會永遠在這裡,當愛的感覺隨著時間變淡了,雙方由熱戀漸漸地回歸一般人的正常生活後,人與人之間的衝突也開始浮現了,彼此開始互相投射 / 累積不滿、怨氣、憤怒等種種情緒,直到有人忍受不了而提出分手,於是就在生活中實體化了自己在這段關係中所累積的恐懼 / 負面能量,和隨著分手而來的悲傷了。


以上是簡單的從正負能量累積的單一角度來看我自己是怎麼去創造和體驗一段親密關係的。一開始在心智中累積對一個人的好感 / 正面能量,到決定去愛上一個人,然後進入一段親密關係,然而在體驗愛情的美好時,同時也在累積對於失去對方 / 失去關係的恐懼,到最後真實的體驗到失去一個對象 / 一段關係的痛苦後果 - 不論分手或任何形式的生離死別,完成了一個二元性能量體驗的循環。


在這整個過程中,其實我沒有清醒著替自己做每一步的決定,完全是依靠心中的感覺來引導我 - 該開心還是該失落,該愛還是該怨,然後我也習慣性的接受和允許自己去跟隨著感覺的引導。因為我並沒有清醒著,所以整個過程就像是命運帶來了一段美妙的愛情,最後命運又殘酷的奪走了愛,彷彿冥冥之中有股看不見的力量在安排著一切,而我只能承受或臣服。
但透過自我探索的過程可以看到其實我們自己就是那個命運、就是那股看不見的力量,因為不夠了解自己而在每一刻的昏沉中盲目地創造自己的體驗和命運,卻還以為這不是我能做主的,我沒有力量。


下一篇將繼續探討我們怎麼創造自己的感覺的?為什麼跟隨著感覺走就意味著自己沒有清醒的替自己負責做決定?如果要清醒的替自己做決定我要怎麼做?


Desteni 的生活方式 -

5. 活出對自己負責的原則 - 認識到只有我才為我在自己內在、我的人際關係以及我的外在世界裡面所接受和允許的東西負責,因此對於這種責任:只有我才有力量和能力改變我看到的對於我是誰、我怎樣活著以及這如何影響著他人的妥協

22. 認識到要使我能夠在思想、言語和行為當中把自己轉變為我能夠是和成為的最有效的活的存在 - 首先我必須‘認識你自己’因此承諾我自己去調查、反省以及理解我是如何成為現在的我,以便為我自己同樣為全體預備前面的道路,即自我創造出一個負責任的、覺察的、自我誠實的以及值得信賴的人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Day 190 - 這花朵值多少錢? - 3

接續 Day 188 - 這花朵值多少錢?Day 189 - 這花朵值多少錢? - 2


當下次陪女朋友買花時,如果在過程中被觸發了
"那不過就是花,為什麼要把那麼多的價值觀加諸在花上面?"的想法和抗拒、不爽、不舒服的能量,
或者"我對於花、植物是沒有太多的分別"的內在對話和優越感,
或者出現冷淡/冷漠的表情和姿態來表達我的不爽,期待女朋友能夠因此改變她的行為
時,我回到呼吸,不繼續這整個心智模式。

我了解到當我參與被觸發的想法、內在對話、能量反應、行為反應時,會不斷的累積/增幅自己的情緒/能量反應,不斷的強化/延續自己的人格/心智/行為模式,此時最好的辦法是回到呼吸,不再滋養和延續自己的整個模式。

我了解到當我被觸發並參與內在聲音、能量反應、行為反應時,是因為我對於當下這裡的情境是有抗拒的/分離的,我正作為心智意識系統/自我/人格在抗拒這裡發生的情境,在對這裡的情境進行解讀,而不是在呼吸中經歷在這裡的情境。

我了解到"用冷淡/冷漠的表情和姿態來表達我的不爽,然後期待別人改變"只是我的一種心智/行為模式,而利用以分離為出發點的心智模式是無法真正的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只會將自己維持在舊的模式中,重複的面臨一樣的問題。

我了解到自己過去將金錢與有價值&沒有價值的二元性結構加諸到花、植物上面,而使自己與花、植物是分離的。
而我也將金錢與"價值"連結在一起,而認為金錢就該花費在有價值的事物上,反之就是浪費金錢。
所以我了解到當錢被花費在我認為沒有價值的事物上而讓我感到恐慌時,我其實是在擔心/害怕亂花錢或浪費錢會影響到我未來的生活/生存,我其實是在害怕活得不好/害怕負面能量體驗,和害怕不能生存/害怕死亡。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了解到害怕負面能量體驗或害怕死亡並不能使我免去負面能量體驗或死亡,而我能幫助自己的是去停止這些恐懼,不再接受和允許這樣的恐懼存在我的世界裡面。

我了解到真正有價值的是一體平等的生命,而當金錢不能夠用來支持唯一有價值的 - 一體平等的生命/對全體生命最好的時後,錢不論怎麼賺或花都是為了個人的利益,都是用來滋養自己的心智意識系統/人格,都是支持現今的世界金錢系統,而心智意識系統/世界金錢系統的基礎都是恐懼、分離、個人利益,這讓整個地球緩慢的走向毀滅,而其結果都是對自己和對全體不利的。

我承諾自己去推廣和實際支持能夠利益所有生命,將現在充滿戰爭、恐懼、求生存為本質的世界系統轉換為均富、幸福、喜悅為本質的新系統,讓人們不用活著只為了賺錢求生存而是活在平等均富中並可以享受、了解、探索生命的新系統 - 平等金錢系統,這個系統會是現今世界系統所有問題的解答,而這個系統需要被實際的支持來落實在地球上。

我承諾自己當我發覺到自己心智中的期望/期待與現實世界所發生不一致時,如果觸發了我的挫折/沮喪/失望/不爽/生氣的情緒反應,或者企圖將自己的情緒發洩/抱怨/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我停止並回到呼吸,並透過寫作、自我寬恕、自我修正來了解和停止心智中的期待/期望和當期待/期望落空時的情緒反應。

我了解到此時我已經根據了某些概念/知識/想法/畫面來定義自己了,而需要被與我分離的對象支持/認同,當支持/認同不在時,我會體驗到摩擦/衝突製造的負面能量,並且害怕我的自我定義不能夠繼續生存。所以本質上我還是作為心智意識系統/人格/自我站在分離和恐懼的基礎上,害怕負面能量體驗和害怕死亡。

我了解到此時我是根據一部分的自己 - 我認為對的概念/知識/想法,在排斥另一部分的自己 - 我認為(別人)錯的概念/知識/想法,所以我其是是在排斥自己。而全部的概念/知識/想法都是我自己的心智所建構出來的虛擬世界,我透過了心智的眼睛來看待、解讀這個物質世界,而沒有真正的用物質的肉眼來看、感知這個物質現實世界。

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

Day 189 - 這花朵值多少錢? - 2

接續 Day 188 - 這花朵值多少錢?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因為看到女朋友買花的情境而觸發了想法、內在對話、能量反應,並且參與這些心智運作,而影響了自己外在態度的表現 - 用冷淡/冷漠的表情和姿態來陪伴女朋友逛花市。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企圖利用冷淡/冷漠的表情和姿態來表達我的不爽,期待女朋友能夠注意到我的表達而詢問我為什麼,然後做出改變。
而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看到"用冷淡/冷漠的表情和姿態來表達我的不爽,然後期待別人改變"只是我的一種心智模式,而利用心智模式是無法真正的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只會將自己維持在舊的心智模式中,重複的面臨一樣的問題,因為我們每個人現在都只活在個人心智創造的世界中。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看到我將金錢加諸到花、植物上的價值觀而造成了我與花、植物、金錢、自己、女朋友、和買花這整個情境的分離 - 我認為花、植物都有它們的姿態/表現,與其把錢用來買貴的花,它們壽命又短,實在很浪費/不值得,要買不如就買便宜的 - 在這個模式中我對於把錢花費在沒有價值的事物上感到恐慌。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將"沒有根的花、植物壽命是不長的"與"有根的花、植物壽命較長"做比較,而認為前者沒有價值,後者有價值。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將有價值&沒價值、美&醜的二元性結構加諸在花、植物上面,而使我與花、植物分離了。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將金錢與"價值"連結在一起,而認為金錢就該花費在有價值的事物上,反之就是浪費金錢。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看到當女朋友把錢花費在我認為沒有價值的事物上而感到恐慌時,我其實是在擔心/害怕女朋友亂花錢或浪費錢會影響到我未來的生活/生存。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將"亂花錢/浪費錢"與恐慌/擔心/生存的恐懼連結在一起,而不是在呼吸中平靜穩定的進行金錢交易,將金錢交易作為自己當下的一種表現。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把"沒有錢而不能夠活的好/不能夠生存"的擔心/恐懼投射到女朋友身上,並且用來解讀她買花的情境,而不是我在呼吸中平靜穩定的陪伴女朋友買花。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了解到真正有價值的是一體平等的生命,而當金錢不能夠用來支持唯一有價值的 - 一體平等的生命時,錢不論怎麼賺或花都是為了個人的利益,都是用來滋養自己的心智意識系統/人格,就像是我不斷透過使用金錢來合理化/支持自己生存的恐懼一樣。並且都是支持現今的世界金錢系統 - 是個從生命如同動物、大自然、人類、地球、整體生命搾取金錢,讓整各地球緩慢的走向毀滅的系統,而其結果都是對自己和對全體不利的。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在心智中形成了一個預定/理想的情況,而當現實世界實際的情況沒有照著我心智中的預期/期望去發生時,就會觸發了我的挫折/沮喪/失望/不爽/生氣的情緒反應。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當女朋友買花實際的情境不照著我的預期發生時,會觸發我挫敗/挫折/沮喪/不爽/生氣的情緒,並且認為我不被認同/支持,並將自己的情緒發洩/抱怨/投射到女朋友身上,而不是我在情緒反應出現時,回到呼吸,不再給予這個心智模式力量,對自己的體驗負起責任。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看到我根據了某些概念/知識/想法/畫面來定義自己了,而需要被與我分離的對象支持/認同,當支持/認同不在時,我會體驗到摩擦/衝突製造的負面能量,並且害怕我的自我定義不能夠繼續生存。
而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看到我是根據一部分的自己 - 我認為對的概念/知識/想法,在排斥另一部分的自己 - 我認為女朋友錯的概念/知識/想法,而這全部都是我自己的心智所建構出來的虛擬世界,我透過了心智的眼睛來看待、解讀這個世界/女朋友/花/金錢,而沒有真正的用肉眼來看、感知這個物質現實世界/女朋友/花/金錢。

2012年11月18日 星期日

Day 188 - 這花朵值多少錢?

最近和女朋友去逛花市買花時,常常到最後買完女朋友買得很開心,而我卻逛得不太爽。
去花市通常是女朋友想要買花,而我在旁陪伴。然而在看到女朋友挑選花的過程中,我的內在會有很多的聲音、反應跑出來。
因為我認為女朋友賦予了花很多的定義和價值觀,例如什麼花很漂亮、有富貴氣息,看到這樣我就會內心裡滴咕:那不過就是花,為什麼要把那麼多的價值觀加諸在花上面?

雖然我自認為我對於花、植物是沒有太多分別的,但後來反省檢討時,發現我仍然賦予花、植物不少的價值觀,所以才會看到女朋友買花時內在會有很多聲音、反應跑出來。
而我賦予花、植物的價值觀,主要是建立在金錢上面的,因為我覺得花、植物都有它們的姿態,價格是商人定的,與其把錢用來買貴的花,它們壽命又短,實在很浪費/不值得,要買不如就買便宜的。
所以當看到女朋友賦予了某些花特別的價值,並且用較多的金錢去買它們時,就會觸發了我的內在對話,而一路這麼累積下來就變成了女朋友買得很開心而我卻逛得不太爽的情況了。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以陪女朋友買花作為觸發點,觸發了"那不過就是花,為什麼要把那麼多的價值觀加諸在花上面?"的想法,並且連結著抗拒、不爽、不舒服的能量。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接著參與了"我對於花、植物是沒有太多的分別"的內在對話,並且連結著一股自認為清高的優越感/正面能量。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企圖藉著內在對話所產生的正面能量來逃避被觸發的抗拒/不爽/不舒服的負面能量,而不是去面對我對於現實世界的情境所觸發的內在反應,在呼吸中通過這些能量反應。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當看到女朋友買花的情境而觸發了想法、內在對話、能量反應時,沒有立即停止並回到呼吸,而不斷的參與心智的運作,不斷的累積/增幅自己不爽的情緒/能量,並透過內在對話來合理化/支持自己是對的,女朋友是錯的,不斷的強化/延續自己的人格/心智模式。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看到我對於女朋友買花時所觸發的內在聲音、反應,是因為我對於當下這裡的情境是有抗拒的/分離的,我正做為心智意識系統/自我/人格在抗拒在這裡發生的情境,而不是在呼吸中經歷與女朋友買花的過程。


(待續)

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Day 178 - 濫用紀律2

接續 Day 177 - 濫用紀律


當我在學習使用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的過程中,如果走到了一個極端 - 要強迫小狗/別人來遵從/符合我的要求,否則我就發脾氣或有情緒起伏,或甚至使用肢體行動來強迫對方就範時,我停止並回到呼吸。

我了解到濫用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來要求別人完全的遵從自己的指令/要求,如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就發脾氣或情緒起伏,進而用實質的/肢體的行動來強迫對方就範,這是一個從小到大所學習到並且根深蒂固的心智模式,並非我在這裡呼吸作為生命的自我表現。
而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了解到"想要別人完全的遵從自己的指令/要求"其實是我想要體驗正面能量的一種慾望,在這之中我沒有看到我已經在心智中有一幅"我希望/想要成為"的圖像了,而我將這幅圖像連結到”好的/對的/正面的”上,並企圖去實體化這幅圖像到物質世界來。如同我根據這幅圖像和相關的想法/能量來定義自己,並且企圖從與我分離的某處尋找自己/變成那個理想的自己,而不是單純的在這裡呼吸並自我誠實的表達自己/和別人溝通。

我了解到這時候我作為心智意識系統在濫用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而我與被使用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的對象是分離的,我與這些字詞是分離的,我與自己也是分離的,我只是為了個人利益和生存在使用這些字詞,而不是為了全體生命的利益。

我了解到當我與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是分離的,就如同我與領導是分離的,而這樣來領導小狗只會發展出分離的關係,因此實體化了和小狗間的肢體衝突/摩擦。
我了解到只要接受和允許了任何分離的存在,我就支持和實體化了這個世界的戰爭存在。

我了解到在和小狗的互動中,小狗是根據我的能量來做反應的,當我接受和允許自己急躁/生氣時,小狗也會不是平靜穩定的,牠就是在反映急躁/生氣給我看。

我了解到任何物質世界的衝突/摩擦體驗,全部都是我內在的反映,如同分離、恐懼、生氣是我的本質,我只是不斷的透過物質世界的鏡像在看到我自己是誰/我接受和允許了什麼罷了。

我了解到學習作為領導者是個過程,是需要耐心的嘗試和從錯誤/後果中學習的,慢慢的讓自己停止在這個過程中浮現的所有心智/能量反應,慢慢的了解與實踐自我領導,讓領導作為與我一體平等/對全體生命對好的表現。

我了解到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領導不是與我分離的字詞,當我每一刻在這裡呼吸,作為自己的主導原則去指揮自己的行動,去負擔起對自己和現實世界的責任,去指揮並改變自己的體驗,那麼我就是自我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領導,我與這些字詞是一體平等的,我活出這些字詞。

我承諾自己當我期望小狗/別人能夠遵從符合我的要求時,我去看到在這之中自己心智中有一幅理想的畫面並想要去實體化它,而我停止參與這個期望/慾望,不繼續引發更多的能量體驗和實體化成物質/肢體行動來強迫對方就範,而僅僅回到身體呼吸,安住在這裡,作為自己的主導原則。

我承諾自己如果我仍然不自主的走到使用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領導的極端 - 想要強迫別人來遵從/符合我的要求時,我致力於覺察什麼時候/什麼情境我會陷入這種模式中,透過寫作、自我寬恕來深入了解並停止自己這部分的心智結構,並承諾自己去進行自我修正的行動。

我承諾自己繼續去學習什麼是自我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領導,確實的去停止對這些字詞的誤解與濫用,讓這些字詞不再是拿來對待/強迫與我分離的對象,而是作為我一體平等的表現,為了全體生命的利益而活出這些字詞。

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Day 177 - 濫用紀律

接續 Day 171 - 給小狗紀律

有時候矯正的行為也會常常走到極端,真的變成了冷漠/嚴厲的態度,認為我是領導者而小狗必須遵從我的領導,當牠不遵從時,我就會用強硬的肢體動作來控制牠,有時候甚至會超過適當的力道而變成’暴力’,同時夾帶著生氣或急躁的情緒,但這種情況下往往達不到我的目的,反而容易造成我跟小狗進一步的衝突。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有時候在使用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時,走到了極端上,認為小狗不接受我的領導/矯正就是錯的,因為牠不遵從我的指令/要求,所以對小狗’犯錯’的行為感到生氣,並急著想要矯正小狗,使小狗達到我期望的狀態。
就如同從小到大,我從父母、師長、工作時的長官身上看到和學習到的,以為使用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就是這麼一回事 - 要求別人完全的遵從自己的指令/要求,如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就發脾氣或情緒起伏 - 而這已經變成了一個根深蒂固的模式了。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在使用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對待別人時,如果對方不能遵從/符合我的命令、要求、期望的話,就認為對方做錯了並感到生氣,將自己內在的生氣發洩/指責到別人身上,用冷漠/嚴厲的態度對待別人,期望別人能夠因此改變。而不是停下來呼吸,為自己生氣的體驗負責,改變自己的體驗。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將記憶中"報告狗班長"的教導作為一個範本,並期待著小狗在我的領導/矯正下可以符合範本中的表現,當事情不如我預期時,我就開始急躁或生氣。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了解到學習作為領導者是個過程,是需要耐心的嘗試和從錯誤中學習的,慢慢的讓自己停止在這個過程中浮現的所有心智/能量反應,慢慢的了解與實踐自我領導,讓領導作為與我一體平等/對全體生命對好的表現。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在學習領導的過程中,使用冷漠/嚴厲的態度在審視小狗,彷彿期待著牠犯錯,然後我就可以用力量/權威來制裁牠,而不是我平靜穩定的在呼吸中帶領小狗,如同我平靜穩定的指揮我自己行動,將這一刻小狗和我在這裡的情境/體驗視為一個整體。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被急躁/生氣的能量驅動而試圖用強硬的肢體動作去矯正小狗的行為,卻沒有了解到小狗此時是根據我的能量來做反應的,當我接受和允許自己急躁/生氣時,小狗也會不是平靜穩定的,牠就是在反映急躁/生氣給我看。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被急躁/生氣的能量驅動而試圖用強硬的肢體動作去矯正小狗,而製造了我和小狗進一步的肢體衝突,這不僅達不到我想要矯正的目的,反而強化我的心智模式,強化了我和小狗的分裂、緊張關係、不信任感。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緊抓著記憶中小狗犯錯的表現/小狗齜牙裂嘴的表現/小狗咬人的行為,而對小狗產生不信任感,卻沒了解到其實是我沒有自我信任,我將信任放置到記憶上面,而從記憶建立了我對小狗的恐懼、分裂、不信任的關係。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與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是分離的,而作為心智意識系統在活出這些字詞,利用這些字詞來強化自己的性格/人格,為了個人的利益、讓自己可以活得更好而使用這些字詞,透過濫用這些字詞不斷的強化自己與其他人/整體生命如同自己的分離,而不是為了全體生命的利益而使用/活出這些字詞。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在對錯的二極性結構下,將自己分離進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之中,如同我根據一部分的心智結構來定義/限制我是誰並認為我是對的/好的/正面的,然後與其他部分的自己衝突/摩擦,認為其他部分的自己是錯的/不好的/負面的,而害怕與自己分離的其他部分的自己,對與自己衝突的其他部分的自己生氣,卻沒有了解到這全部都是我,而分離、恐懼、生氣則是我的本質,我只是不斷的透過物質世界的鏡像在看到我自己是誰/我接受和允許了什麼罷了。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看到由於我與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是分離的,如同我與領導是分離的,而這樣來領導小狗只會發展出分離的關係,因此實體化了肢體的衝突/摩擦。
而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看到、了解到這個世界的鬥爭/戰爭就是這樣形成的 - 以為自己與其他人/整體是分離的 - 而當我接受和允許了分離存在,我就是在支持戰爭存在,即使我非常不願意發生/體驗戰爭。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了解到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不是與我分離的字詞,當我每一刻在這裡呼吸,作為自己的主導原則去指揮自己的行動,去負擔起對自己和現實世界的責任,去改變自己的體驗,那麼我就是自我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我與這些字詞是一體平等的,我活出這些字詞。

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Day 176 - 小狗好可愛3

接續
Day 174 - 小狗好可愛
Day 175 - 小狗好可愛2


當小狗表現得不平靜穩定時,我卻因為牠表現得很可愛、和善、熱情而心軟/不忍心/捨不得去矯正
牠回到平靜穩定的狀態時,我停止參與心軟/不忍心/捨不得的能量,回到呼吸,先讓自己平靜穩定下來。

當小狗表現得不平靜穩定而我矯正牠時,如果浮現內疚感或者”我是不是在壓抑小狗的表現?我是不是太冷漠/嚴厲了?我是不是做錯了?”的想法,我停止參與能量與想法,並且回到呼吸,讓自己回到平靜穩定。

我了解到我對小狗的矯正過程,完全是我內在的反映。當我不忍心在小狗很可愛、很和善、很熱情卻不平靜穩定時矯正牠,就如同當我體驗到順境/正面能量時"不忍心/捨不得"矯正自己、主導自己老老實實的回到呼吸一樣。而對於小狗的領導/矯正沒有效率,就如同我自己的進程行走得沒有效率是一樣的。

我了解到當小狗不在平靜穩定的狀態時,就如同牠不在這裡而被心智意識系統接管,這時候我作為主人如果不去矯正小狗讓牠回到平靜穩定的狀態,那麼我就是在支持牠如同我自己被心智意識系統控制,這時候才真的是在壓抑小狗作為生命的表現。

我了解到當我支持小狗作為心智意識系統而非作為生命時,我也在支持自己繼續作為心智意識系統而非作為生命。當我在壓抑小狗作為生命的表現時,其實我是在壓抑自己,因為我屈服於心智/能量的控制。

我了解到"去制止小狗很可愛、很和善、很熱情的表現,是冷漠的/嚴厲的/錯的"這個想法是我作為心智意識系統的解讀 - 認為不支持心智意識系統的表現就是冷漠的/嚴厲的/錯的。


我了解到不管小狗表現得怎麼樣,如果牠無法平靜穩定而我卻不去引導牠回到平靜穩定,那麼我就是接受和允許了牠作為心智意識系統的表現;如果我也因為小狗的表現而觸發並參與了能量反應,那麼我也接受和允許了自己作為心智意識系統,這樣的情況才是對小狗/我自己/生命的漠視與殘酷,這才是錯的如同不是對全體生命最好的。

我了解到小狗是我內在的反映,而我一直將內在的天使與惡魔投射到小狗身上,我一直從人類的角度在解讀小狗,把自己的想法、信念強加在小狗身上,而不是真實的去觀察、了解小狗的需要與表現,去物質性的與小狗在呼吸中互動而沒有任何記憶、想法、想像、暗聊、能量介入,去了解小狗如同了解未知如同了解我自己,讓小狗與我從分離的關係中真實的回歸一體平等,活出對小狗和我最好的情況,如同對全體生命最好的情況。

我了解到只要我接受天使或惡魔存在我之內,不論我體驗到順境或逆境,不論我體驗到正面能量或負面能量,我的本質都是邪惡的,因為所有二元性能量體驗都是犧牲生命(我的身體、物質世界的資源)而來的。

我承諾自己去學習並實踐在小狗表現得不平靜穩定時,我在呼吸中平靜穩定的給予牠適時的矯正,讓牠也回到平靜穩定,讓小狗/我/周圍的環境如同一個整體是平靜穩定的,如同我了解到這是生命正常的狀態 - 沒有能量/情緒/感覺的起伏波動,這是對小狗/我最好的,也是對全體生命最好的。

我承諾自己當小狗表現得不平靜穩定時,如果我對小狗的表現起了能量反應,我指揮自己輕柔的回到呼吸,等待能量通過,讓自己先回到平靜穩定的狀態;如果我已經參與了能量反應,和/或其他的心智維度,那麼我事後進行寫作來自我誠實的了解自己仍接受和允許了什麼才造成了我所體驗的後果,然後透過自我寬恕停止這些分裂,並致力於實踐自我修正的行為。

我承諾自己去繼續去了解小狗如同了解未知如同了解我自己,透過和小狗互動的過程中,自我誠實的揭露並且停止我所接受和允許的分裂與恐懼,停止我所投射到小狗身上的天使與惡魔,支持小狗與我作為生命。

Day 175 - 小狗好可愛2

接續 Day 174 - 小狗好可愛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在小狗表現得很可愛、很和善、很熱情時,如果我對小狗進行矯正的動作讓牠平靜穩定下來,會觸發我內疚的情緒,和”我是不是在壓抑小狗的表現?我是不是太冷漠/嚴厲了?我是不是做錯了?”的想法。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了解到當小狗不是在平靜穩定的狀態時,就如同牠不在這裡而被心智意識系統接管,這時候我作為主人如果不去矯正小狗讓牠回到平靜穩定的狀態,那麼我就是在支持牠如同我自己被心智意識系統控制,這時候才真的是在壓抑小狗的表現 - 沒有支持牠作為牠本來所是的。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了解到當我支持小狗作為心智意識系統而非生命時,如同我在壓抑小狗時,其實我是在壓抑自己,因為我屈服於心智/能量的控制,我支持自己繼續作為心智意識系統而非生命。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認為如果我制止小狗很可愛、很和善、很熱情的表現,就是冷漠/嚴厲,卻沒有看到這就是我對生命的態度 - 對生命冷漠如同漠視、嚴厲如同殘酷,而將很多的注意力/熱情放在心智意識系統中,然後再從心智意識系統的角度來解讀,認為不支持心智意識系統的表現就是冷漠的/嚴厲的/錯的。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以人類的角度來和狗溝通互動,以自我為中心的解讀小狗的行為/習性/表現,而不是實際去觀察/了解狗的語言/認知/習性/程式,去嘗試什麼樣才是對小狗和我雙方都是最好的情況。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將內在的天使與惡魔投射到小狗身上,當小狗表現得可愛、和善、熱情時,就將自己內在的窩心/溫暖/心軟等感受投射到小狗身上,認為"牠現在是一隻乖小狗",而去給小狗愛撫/稱讚;當小狗表現得不如我意時,就將自己內在的生氣/憤怒/挫折/無力感等情緒投射到小狗身上,認為"牠是故意的/牠明知故犯/牠太可惡了",而去抱怨/指責小狗所造成的問題/困擾。卻沒有看到、了解到這些全是我自己的投射,因此我是如何的活在心智分離的世界中,而不是活在代表一體平等的物質世界這裡。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了解到不論我體驗到順境或逆境、正面能量或負面能量,都是屬於心智意識系統中的二極性能量體驗,而心智能量的來源是生命 - 我的身體和這個物質世界的資源,所以當我體驗到越多能量,不管正面的還負面的,我都是在犧牲生命來滿足個人作為心智的能量體驗和生存。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以分離的角度來看待/解讀/感知這個世界,而認為我與整體如同我自己的其他部分是分離的,所以必須要保護自己/求生存,與其他部分的自己摩擦/衝突/戰爭,然後再害怕/指責/抱怨自己的體驗。而不是承擔起對自己/自己的世界的責任,在每一刻的呼吸中自我誠實的去面對我所創造的後果,去了解裡面我接受和允許了哪些分裂/恐懼,然後停止它們,改變它們,重新建立一個一體平等如同對全體生命最好的生活方式。

2012年10月28日 星期日

Day 174 - 小狗好可愛

背景資料:報告狗班長狗狗心事

接續 Day 171 - 給小狗紀律
當小狗的行為需要被矯正時,但牠又表現得很可愛、很和善、很熱情,這時我常常會不忍心去矯正牠,或者矯正後會感到內疚,並認為我是不是在壓抑小狗的表現?我是不是太冷漠/嚴厲了?我是不是做錯了?

在看了"報告狗班長"和"狗狗心事"之後,才了解到過往我一直用自己作為人類的角度來看待小狗,和小狗互動/溝通,但其實狗有牠們自己的語言、認知、溝通方式,而作為一個狗主人如果不懂得狗語言,常常會造成自己或家人的問題、困擾,同時也容易造成小狗身心的傷害,再嚴重一點就可能變成主人在沒辦法解決問題的情況下拋棄小狗而成為流浪犬,然後小狗被抓去收容所等待再被收養或者安樂死。

而在狗的世界中,確認領導地位是最基本又最重要的一件事,當我開始養狗時,自然的把狗當做寵物,認為是我在照顧牠,提供牠飲食起居環境的。但是在狗的眼光中卻不是這麼一回事,如果家庭這個領域中沒有牠認可的領導者,牠就會以領導者自居,而主人和其他家人們就是牠必須要保護的狗群/小孩們。所以例如很多時候,小狗在家裡對主人跟進跟出的,主人認為這是小狗親近/跟隨的表現,但其實狗是認為我必須保護我的部下/小孩。

所以,根據我現在的了解,在現在這個世界中,要養一隻狗當寵物,就必須學習怎麼作為狗的領導者,這樣一來可以卸下小狗想要承擔領導者的重擔,同時很多狗主人認為的問題與困擾自然會消失。就像是狗會不自主的執行了"擔當領導者"的程式,而如果狗主人如果帶著覺知去承擔起領導者的責任的話,那麼就可以讓小狗不用去陷在這個模式/程式裡面,而只需要放鬆下來,和主人一起享受舒適和愉快的生活就好了。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在小狗的行為需要被矯正時,會因為牠表現得很可愛、很和善、很熱情,觸發我的心軟而不忍心/捨不得去進行矯正的行為,導致小狗的表現也一陣子很順從,一陣子又開始我行我素了,讓矯正/領導很沒有效率。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看到、了解到我對小狗的矯正過程,完全是我內在的反映,當我體驗到順境/正面能量時,常常會"不忍心/捨不得"矯正自己,讓自己停止參與正面能量體驗,而老老實實的回到呼吸,作為自己的主導原則,而不是屈從於心智/能量的引導。這一樣來拖延了我回歸生命的進程,讓自己的進程行走得很沒有效率。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被心軟/不忍心/捨不得的能量驅動/控制/改變我的想法與行為,讓
我對自己訂定的進程/協議(學習領導如同學習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讓步而無法貫徹執行,如同我對心智/能量讓步而不是在每一刻的呼吸中作為自己的主導原則去行走進程。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在了解了"平靜穩定是小狗的自然狀態,所以作為狗主人如同領導者的責任就是必須讓狗維持平靜穩定,而要讓狗平靜穩定,狗主人必須自己先是平靜穩定的"的觀念後,在狗表現得很可愛、很和善、很熱情同時又不平靜穩定的情況下,我被心智中心軟/不忍心/捨不得的能量驅動/控制而不去進行矯正 - 讓狗平靜穩定下來,反而這時候給牠愛撫、擁抱、鼓勵,如同強化牠不平靜穩定的情況。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了解到當我在強化小狗不平靜穩定的情況時,其實我也在強化自己的不平靜穩定,如同輕易的放棄了自我主導意志而屈服於心軟/不忍心/捨不得的能量之下,如同強化自己的心智模式/性格/人格。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Day 173 - 給小狗紀律3

接續 Day 172 - 給小狗紀律2


當我必須要使用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來對待別人時,如果這時候體驗到愧疚感,或者浮現了"是否在壓抑別人的表現?我是否太過冷漠/無情/嚴格了?我是否做錯了?"的想法,我停止參與這些想法和能量反應,並回到呼吸。

當我在面對別人使用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來對待我時,如果這時候體驗到了排斥感,或者浮現了"對方在壓抑/限制我,造成了我的不自由"的想法,我停止參與這些想法和能量反應,並回到呼吸。

當我在給予別人自由/尊重時,卻體驗到我認為對方太放肆、太超過的行為,造成了我受不了/不耐煩/急躁/生氣的情續反應時,我停止並回到呼吸。

當我處在完全自由、放任、受尊重的情境中,需要為自己去做些決定/行動,卻害怕為自己未來的體驗負責任,而期待這時候有人可以站出來作為力量/權威的象徵,來給我一些控制/規則/紀律讓我去執行時,我停止參與這個模式並回到呼吸,然後使用主導意志開始進行該做的事情,並且自我誠實的面對我所創造的後果,如果不喜歡就進行修正。

我了解到我一直認為的"自由/尊重"和"不自由/壓抑/限制",其實是我心智中的二極性結構,而當我參與這兩極的任何一端時,我都體驗到了不自由/壓抑/限制的感受,如同我接受和允許了自己被心智意識系統奴役一樣的活在不自由/壓抑/限制之中。

我了解到當我體驗到不自由/被壓抑/受限制時,其實根源就是我自己,透過我接受、允許自己去參與心智和能量,將自己的力量/權威/紀律/控制權交給了心智和能量,而讓自己處於無力感之中,所以只有我可以讓自己體驗到不自由/被壓抑/受限制的感受,除非我站起來為自己的體驗負起責任,去實際的面對、了解並且停止自己的不自由/被壓抑/受限制如同停止心智意識系統,然後重新建立並活出自我自由與自我尊重 - 每一刻作為我是誰在身體呼吸,做對全體生命最好的事,如同做對自己最好的事。

我了解到在現在的世界中,與任何的對象相處都必須要透過溝通和協議,所以這時候適當的使用力量/權威/控制/紀律來訂定規則是必要的,讓彼此可以共同生活和運作,並且從這個過程中,可以使用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來向對彼此最好、對全體生命最好、對自己最好的方向校準。

我承諾自己去學習/實踐如何使用或面對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並且透過寫作、自我寬恕、自我修正來停止在實踐的過程中所浮現的任何的心智/能量反應,讓我與這些字詞不是分離的,而讓這些文字與我一體平等如同活著的文字。如同我了解到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可以拿來向對全體生命最好、對自己最好的方向校準,而不是只為了自己的利益才使用這些字詞。

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Day 172 - 給小狗紀律2

接續 Day 171 - 給小狗紀律

在學習怎麼作為狗群的領導者來領導小狗的過程中,發現由於我過去一直很排斥使用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去對待別人,同時也很排斥被別人用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來對待,所以我與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等字詞是分離的,賦予了這些字詞負面的/不好的/錯的定義。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將使用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與負面的或不好的或錯的連結在一起,形成了我排斥使用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來對待別人,同樣的也排斥別人使用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來對待我。
因此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與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是分離的,無法活出這些字語,讓這些字語作為與我一體平等的表現。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在使用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對待別人時,會有愧疚感,認為我是否在壓抑別人的表現?我是否太過冷漠/無情/嚴格了?我是否做錯了?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將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與"愧疚感/壓抑/冷漠/無情/嚴格"等字詞連結在一起。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排斥/討厭被別人用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對待,因為我認為這樣是在壓抑/限制我,造成了我的不自由,因此也盡量不這樣對待別人,並且認為不使用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來待人,就如同給予對方自由/尊重,是好的/對的/正面的。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將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與"不自由"連結在一起。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看到、覺察到當我一昧的給予小狗或別人自由/尊重時,常常體驗到我認為對方太放肆、太超過的行為,造成了我受不了的情況,而生起了不耐煩/急躁/生氣的情緒反應,這時候我內在的感覺仍是不自由/被壓抑/受限制的。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看到、了解到當我一昧的排斥和抵抗別人對我使用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如同排斥和抵抗不自由/被壓抑/受限制的體驗時,其實我已經先被這些體驗佔領了,我已經先被恐懼佔據了 - 害怕去體驗它們,我已經接受和允許了不自由/壓抑/限制的存在並且賦予它們力量來控制/影響我,然後創造後果讓自己體驗。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看到、了解到當我處在完全自由、放任、受尊重的情境時,常常因為害怕為自己未來的體驗負責任,而期待這時候有人可以站出來作為力量/權威的象徵,來給我一些控制/規則/紀律讓我去執行,彷彿這樣一來責任就在那個人身上了。
所以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害怕為自己(未來)的體驗負責任,害怕為自己創造的後果負責任,因此將自己的力量/權威交託到某個與我分離的人身上,而當被別人用控制/規則/紀律對待時,卻又感到不自由/被壓抑/受限制而想反抗。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看到、了解到這種給予"自由/尊重"和給予"不自由/壓抑/限制",其實是我心智中的二極性結構,而當我參與這兩極的任何一端時,我都體驗到了不自由/壓抑/限制的感受,如同我接受和允許了自己被心智意識系統奴役一樣的活在不自由/壓抑/限制之中。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看到、了解到我害怕站起來為自己負責任的後果 - 就是必須體驗到不自由/受壓抑/被限制,因為我就是根源。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看到、了解到不自由/壓抑/受限制的根源就是我自己,透過我接受、允許自己去參與心智和能量,將自己的力量/權威/紀律/控制權交給了心智和能量,而讓自己處於無力感之中,所以只有我可以讓自己體驗到不自由/被壓抑/受限制的感受,除非我為自己的體驗負起責任,去實際的面對、了解並且停止自己的不自由/被壓抑/受限制如同停止心智意識系統,然後重新建立並活出自由與自我尊重 - 每一刻在身體呼吸,做對全體生命最好的事,如同做對自己最好的事。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了解到在現在的世界中,與任何的對象相處都必須要透過溝通和協議,所以這時候適當的使用力量/權威/控制/紀律來訂定規則是必要的,讓彼此可以共同生活和運作,並且從這個過程中,可以使用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來向對彼此最好、對全體生命最好、對自己最好的方向校準。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Day 171 - 給小狗紀律

接續 Day 165 - 小狗是我內在的反映


在學習怎麼作為狗群的領導者來領導小狗的過程中,我主要是根據"報告狗班長"裡面的知識和畫面來學習、模擬,盡量讓自己完全照著主持人的教導,像一個機器人一樣的執行指令,然後看看在這個過程中我會出現什麼樣的反應,到目前為止 - 反應真的很多。

在這個過程中,發現由於我過去一直很排斥使用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去對待別人,同時也很排斥被別人用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來對待,所以我與力量/權威/控制/規則/紀律等字詞是分離的,賦予了這些字詞負面的/不好的/錯的定義。
所以當要開始用這些方式來對待小狗時,很難徹底的去執行領導的程序,目前常發生的情況有:


  • 小狗的行為需要被矯正時,但牠又表現得很可愛、很和善、很熱情,這時我常常會不忍心去矯正牠,或者矯正後會感到內疚,並認為我是不是在壓抑小狗的表現?我是不是太冷漠/嚴厲了?我是不是做錯了?
  • 有時候矯正的行為也會常常走到極端,真的變成了冷漠/嚴厲的態度,認為我是領導者而小狗必須遵從我的領導,當牠不遵從時,我就會用強硬的肢體動作來控制牠,有時候甚至會超過適當的力道而變成暴力,同時夾帶著生氣或急躁的情緒,但這種情況下往往達不到我的目的,反而容易造成我跟小狗進一步的衝突。
  • 在和小狗開始發生衝突/對峙時,我很容易就參與了生氣/憤怒的情緒而想要用力量來制止牠,通常是大聲斥喝牠,但是發覺在這種情況下狗是不會屈服的,反而會和我更加對立。甚至有幾次對峙到後來,還發生了肢體衝突,就是狗真的用牙齒開始攻擊我了,而我也會用工具來保護自己並且攻擊牠,還好都沒有發生什麼嚴重的傷害,但是這樣的過程之後,狗和我之間形成了不信任的關係,牠會和我保持距離,也不讓我像以前一樣的摸牠,只要撫摸牠就吠叫並咬我的手;而我其實也不太敢靠近牠或摸牠,每次靠近或者要摸牠時,過去牠攻擊/咬我的記憶/畫面/聲音就浮現出來,同時帶著恐懼的能量。我好幾次本來要摸牠或替牠綁狗繩時,由於恐懼,所以我後來還是沒有去做這些動作。
  • 在路上用聲音跟肢體動作矯正小狗時,會在意周圍的人的看法,常常浮現"別人會不會覺得我太粗暴/我太殘忍了/我在虐待動物"的想法,然後心虛的看看四周人的反應,彷彿是我做錯事了所以要看看大家的反應。

這個過程還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