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愛情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愛情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7月25日 星期六

Day 369 - 進程者的伴侶關係

在和一些中文進程者的交流中,知到不少人有些關於伴侶方面的問題,像是對方需不需要也在走進程?如果伴侶無論如何就是不肯走進程,那關係還要繼續嗎?

最近聽了 Anu 的一個訪談,裡面剛好在探討這些議題,而且他在裡面也提出來一些關於如何選擇伴侶,如何與伴侶相處的具體建議。

聽了這個訪談後,我的了解是基本上進程者的伴侶不一定要是也在走進程的人,但是當然也不是每一個對象都適合發展成伴侶關係。
而衡量的原則有:
  • 自己在關係中是否仍能夠走個人進程
  • 是否會用任何方式妨礙到我的個人責任/義務/日常生活
  • 是否在我是誰/做什麼事/如何做事情上面,可以達到/實現自己此生的最大潛能
  • 對方是個穩定的、腳踏實地的,沒有太大情緒問題的人

這樣的伴侶關係,即使對方沒有在走進程,仍然會在很多方面支持自己讓自己可以穩定,做自己需要做的事情,讓自己可以達到/實現自己此生最大潛能。
在和伴侶的互動中,會迫使自己去面對許多內在的課題,只要確保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可以去反省、書寫、寬恕和修正,如此在整體生活上大致能夠穩定,也不會妨礙到個人的進程上需要去做的事情,那麼這樣的伴侶關係是非常有支持性的。

還有很重要的是,必需要放下想要幫助對方、拯救對方、改變對方的企圖,不是去強迫對方要怎麼做而是專注在自己是誰/該做什麼事上面,並且時常的溝通,分享自己的領悟、心路歷程,要給對方更多時間和空間可以自然地觀察自己、接近自己。
漸漸的,隨著自己走進程並做為活生生的榜樣,伴侶也會觀察到自己的改變,進而受到自己的影響。

在我自己的經驗中,我的伴侶並沒有在走進程,但如同 Anu 所說的,這段伴侶關係的確幫助我許多方面的穩定  - 生活、關係、心智、進程、......,也帶給我許多的挑戰,彼此經歷了許多的衝突並且超越了它們(當然也有許多挑戰仍有待超越中)。整體上而言,我從伴侶關係中獲益良多。

訪談中還有談到許多實用的洞見,很推薦有伴侶相關疑問的人去聽聽看。

2014年9月23日 星期二

Day 357 - 愛是所有問題的解答



是什麼?在集體層面上,其內涵是所有人共同接受和允許的,也就是我們看到別人的某個表現就可以認出那是愛,所以我們可以在現實生活中看到這個字的本質是怎麼被人們活出來的,是怎麼在物質世界中呈現的。

然而不論在集體層面或者個人層面,我們通常傾向將文字切割成了片面的意思,而不能整體的、完整的去看看一個字的本質上是什麼,也就是一個字會怎麼在物質現實中如實的呈現。
例如,去查查字典裡面的意思,會看到"親慕的情緒或親密的感情、所喜歡的人或物"等解釋。
但我們看看現實世界中父母對子女的表現,父母可以微笑的抱著小孩子,輕聲低語的對孩子說:我好愛你;但也會在孩子不聽自己的話,導致自己情緒爆發時,睜眼大聲憤怒的責罵孩子,最後還會加一句:是因為我愛你才這樣教育你的,別人的小孩我才不管咧。
可以看到裡面不會只有疼愛、照顧、擁抱、親密、.......等正面的部分,其實也還會包含了對子女的擔憂、生氣、批判、責罵、......等負面的部分,這全部所有的一切都包含在這個字的整體表現裡面,而不會只有"親慕的情緒或親密的感情、所喜歡的人或物"等片面的部分。

有一次和一位朋友談論感情上的經驗,她剛結束一段親密關係,這次分手對她來說影響挺大的,她說分手後到現在常常處在悲傷的情緒中,飯吃著吃著就哭了,在路上走著走著就哭了,工作做到一半也會哭,反正一想到前男友或分手就忍不住哭了起來,連同事看了都不禁對她說:你真是太誇張了吧......!
談話到最後,她對我說:你不覺得愛要像這樣有美好有悲傷才淒美嗎?我們就是要在愛中經歷這些的啊!
過去曾經聽她說過幾次對愛情美好的理想與憧憬,但由於她賦予這樣的二元性的價值觀和定義,所以當愛在她的現實生活中發生時,當然不會只有正面美好的部分了。


大部分人都相信是正面的,卻忽略了的負面部分也一直都存在的,雖然人們想盡辦法去追求、宣揚、推廣,如同想盡辦法讓正面的部分出現在自己的生活中或者整個世界中,想盡辦法說服其他人是所有問題的解答,但是當這個字被所有人接受為二元性的本質和定義時,我們無論怎麼努力就只會創造出相應的後果和體驗在自己的生活和整個世界中。



透過DIP課程的引導,我開始了解和嘗試進行重新定義文字的過程,例如怎麼將這個字從現在二元性的本質和定義中,以一體和平等對全體生命最有益為原則來給予新定義,去看看如果將所有的情況 / 面向 / 對象都納入平等的考慮時,會是什麼?然後一樣用物質現實生活來印證自己的重新定義是否有效,這個對重新定義的過程將會在往後的文章中繼續進行。

2014年9月5日 星期五

Day 356 - 愛這個字


以上是簡單的從正負能量累積的單一角度來看我自己是怎麼去創造和體驗一段親密關係的。一開始在心智中累積對一個人的好感 / 正面能量,到決定去愛上一個人,然後進入一段親密關係,然而在體驗愛情的美好時,同時也在累積對於失去對方 / 失去關係的恐懼,到最後真實的體驗到失去一個對象 / 一段關係的痛苦後果 - 不論分手或任何形式的生離死別,完成了一個二元性能量體驗的循環。

這裡將加入另一個維度 - 文字  - 來看看我是怎麼在生活中創造自己關於的體驗的。

我們透過文字來思考、言談、行動,表達自己,跟別人互動,感知來自外在的資訊,創造了自己的生活和體驗,也和其他所有人用文字共同創造了這個世界系統中的一切。
也可以說我們賦予一個字甚麼樣的意義,我們就會怎麼去用這個字來表達自己和詮釋別人的訊息,然後就會創造相應的後果。

透過DIP課程的引導,我了解到可以至少從兩個層面去看一個字與自己的關係 - 集體層面和個人層面。
要了解一個字在集體層面上的意思,我們可以去看看字典中是怎麼定義這個字的,也就是看看世界給予了這個字甚麼樣的定義就知道了。
而在個人層面上,我們每個人還會賦予同一個字與眾不同的、專屬個人的意義,因為每個人會在心智中將一個文字關連到一些正面或負面的定義、信念、情感、記憶、體驗上,而這些是內在非常個人化的東西。
舉例來說:"幹"這個字,對A來說是象徵著極負面的字眼,當聽到有人說這個字時就會覺得反感,自己更是不會去說這個字;而對B而言這可以是個負面的字眼,但同時也可以是個象徵親密的正面文字,當自己跟朋友相處時用這個字來溝通代表著兩個人交情十分的要好才能這樣說。
再看另一個例子:"愛"這個字,對A來說愛是個完全正面的文字。但當B看到愛這個字時,就會想起過去失去自己所愛的人的記憶而感到了無限的哀傷,因此愛這個字對B而言連結著負面的意義偏多。
由此可知雖然是同一個字,在字典中有著集體認同的定義,但A與B還會將其連結到個人化的定義、觀點、信念、情感、記憶、體驗上面,因而也會對於同一個字有各自不同的表達含意和體驗了。

這不是很正常嗎,有甚麼問題?
沒錯,這正是人們在使用文字的方式,然而如果去調查看看人們因為各自賦予文字分離的定義而造成了甚麼樣的後果,就會知道其實問題不小。例如一個幾乎大部分人每天都會遇到的情況 -溝通問題 - 和某個人難以溝通,抱怨對方只用他的方式來詮釋我的表達,不論我怎麼說他就是不懂我真正在說什麼。
看看因為溝通困難而造成多親子之間、伴侶之間、同事之間、政黨之間、國際之間的互相不理解與衝突就知道了。
而這正是我們透過賦予文字分離的定義所造成的,因為我們只看得到自己心智中給予文字的含意,而不了解對方在同樣的用字中,有甚麼個人化的含意與脈絡。


待續...

2014年7月18日 星期五

Day 355 - 當我跟著愛的感覺走


以上是簡單的從正負能量累積的單一角度來看我自己是怎麼去創造和體驗一段親密關係的。一開始在心智中累積對一個人的好感 / 正面能量,到決定去愛上一個人,然後進入一段親密關係,然而在體驗愛情的美好時,同時也在累積對於失去對方 / 失去關係的恐懼,到最後真實的體驗到失去一個對象 / 一段關係的痛苦後果 - 不論分手或任何形式的生離死別,完成了一個二元性能量體驗的循環。

其實這樣的模式並不只侷限在親密伴侶的關係中,對於任何重要的親朋好友也會有這樣的過程,所以當要和自己喜歡的 / 重要的人經歷生離死別時總是特別感傷難受的。

這樣的情感體驗模式對人類來說是理所當然的,我們甚至賦予了特別的價值在這些情感體驗上。然而也就是因為所有人都太習以為常了,而無法去省思 - 這樣的體驗是有必要的嗎?我們生在地球就只能這樣體驗人生嗎?我們還能有別的體驗方式能選擇嗎?

我聽到一些朋友(包括我自己)在經歷過這些親密關係的悲歡離合後,不禁感嘆人生為何?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阿?
其實這種由正負能量所構築的親密關係古今中外在一直都這樣在上演的,不論是羅密歐與茱麗葉、梁山伯與祝英台、或平凡人家的戲碼,不論是多麼可歌可泣或者是平淡乏味,演出內容 / 材料 / 人物不同但骨幹模式卻是同樣的,可以說是一種固定的程式 / 數學公式,而我們人類來到地球就只能照著這些固定的程式 / 數學公式來體驗一生,到最後大多只能體驗著早可預知而令人難過的結局卻無法避免,這如何叫人不感嘆呢?

如果去研究一個人這一刻的感覺 /  直覺是怎麼來的,其實可以看到這是一個人從小就開始根據對錯、好壞的分別種子為基礎,在生活的過程中不斷的學習、累積個人化的價值觀在自己的潛意識和無意識裡面,每個價值觀連結著某些正面或負面的評分和能量,所以長大後當我遇到一個素昧平生的人就可以感知到她大概是怎麼樣的人,第一眼就可以分辨自己喜歡或不喜歡她,這其實只是心智根據自己潛意識和無意識中所累積的二元性資料,經過即時運算後所產生的一個答案送到表層意識中,然後我作為被動的觀察者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相信這些由心智所傳遞出來的資訊是真的,相信這些資訊就是我自己,然後照著這個資訊去做決定和行動罷了。然而自己的潛意識和無意識中紀錄了哪些資料?當初自己怎麼記錄這些資料的?這些資料是怎麼導出一個結果來影響自己的?由這些資料所產生的結果對自己真的有好處嗎?這些對自己很重要,影響自己一生的問題卻少有人真實的探討過。

很幸運的,透過了解Desteni的資訊,讓我知道潛意識和無意識中的資料是可以被了解和修改的,這些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到的程式 / 數學公式是可以被了解和修改的,因此這些在人類歷史中不斷重複的體驗、無解的習題是可以有解答的,任何人都可以透過行走一段進程來幫助自己跳脫這些固定的模式,並選擇自己願意怎麼創造和體驗人生。

所以根據我走過的進程,對於親密關係我不會再接受自己像以往只根據感覺 / 直覺來決定是否愛上一個人?是否進入一段親密關係?
愛的感覺非常美妙沒有錯,但我了解到跟隨著感覺 / 直覺去建立關係只會讓我走入一個固定的程式 / 數學公式中去創造和體驗整段關係,因此愛的感覺可以說只是個入口,接著還有進入關係中所體驗到的害怕失去、期望、失望、爭論、挫折、悲傷、......,這些是一整個親密關係的過程而無法切割的,而老實說我並不太享受這種一直在不同關係中重複相同體驗的過程,太侷限也太無趣了,甚至令人絕望。

寧願學著主導自己去創造關係而不是讓心智 / 情感來替我創造關係。學著自己清醒的去了解並運用心智中的資料而不是盲從讓心智告訴我該怎麼做。
所以我會試著先去認識一個人本質上她是誰,當我不願照著程式 / 數學公式的限制而活出真正的自己時,對方能否接受這真實的我,並且也願意突破她的自我限制,為她自己的投射 / 體驗負起責任,於是這兩個願意為自己的創造和體驗負起責任的人可以決定是否願意走在一起,去建立一種不再依賴心智情感 / 程式 /數學公式而互相投射期望、失望、挫折、埋怨、指責、愛、恨、悲傷、......的親密關係,而可以在關係中支持著自己和彼此邁向更自由和完整的生命,我仍然可以表達和享受愛,但這份愛不再被侷限在心智情感 / 程式 / 數學公式中,而是一種自己在物質中誠實的自我表現。



5. 活出對自己負責的原則 - 認識到只有我才為我在自己內在、我的人際關係以及我的外在世界裡面所接受和允許的東西負責,因此對於這種責任:只有我才有力量和能力改變我看到的對於我是誰、我怎樣活著以及這如何影響著他人的妥協

7. 活出自我覺察的原則 - 要覺察、要看到、要認識到我自己的思想和心智,要自我誠實達到這樣的程度,即當我看到我的思想/心智不是對我/他人最好的時候我能夠為其負責,並且我承諾立即負起責任同時為自己同樣也為他人做出改變

10. 讓愛看得見 - 通過自己不接受/允許任何小於我的最大的潛能,我支持那些在我生命當中的人達到他們最大的潛能,愛他們就如同我通過把我最大的潛能、最好的生活/活著的體驗贈送給自己而展示出來的對我自己的愛,進而向他人展示就如同我向我自己所展示的活著意味著什麼

14. 人際關係等同協議:個體們利用協議作為一個平臺走到一起,一對一地擴張、生長和發展,因為個體們在生活和生命當中無條件地支持/協助彼此,以便達到他們最大的潛能,而此處的協議就是一個走到一起的個體們理解平等地作為一個整體站立起來意味著是什麼

2014年7月4日 星期五

Day 354 - 當愛來臨時

一直以來,我非常依賴感覺來喜歡或不喜歡一個對象,我非常相信一見鍾情這種事,但為什麼我會愛上某個人?我是怎麼愛上某個人的?我為什麼會對某個人一見鍾情?一見鍾情是怎麼來的?這些問題我很好奇但又沒有辦法回答自己。
最近在感情生活上發生了一些事,讓我決定花些時間仔細的自我探索一番,回顧過去那些"我愛上了一個對象"的經驗,看看能否為我的問題找出答案。而這次的探索過程的確讓我看到了一些有趣的東西,例如即使一見鍾情的背後,其實仍然是有一些細節和過程的。


過去當我遇到一個異性時,我"很自然的"在心中對這個人的外表、舉止、氣質、特徵、個性開始給予評價,這個人哪裡好或不好,她哪裡吸引或不吸引我,她有甚麼特點是我喜歡或不喜歡的,所以在第一次見面時,我就在心智中留下了對於這個人的第一印象。
如果對於對方的第一印象不錯,或者即使沒有甚麼特別的感覺,但是對方對我主動地釋出好感時,我就會基於"我想要一個親密伴侶 / 一段親密關係"的渴望作為出發點,在往後的日子裡透過和她相處互動,或者單純的在遠方觀察她,持續的關注她還有甚麼地方是我認為好的 / 不錯的 / 正面的,如同在心中慢慢的累積對她的好感,當好感累積到了一個程度時我會開始覺得我愛上她了,這是很有趣的一個轉折點,實際上應該是說 - 當好感累積到了一個程度時我會下了個決定要愛上她,我會下了個決定去相信我愛上她了,接著就繼續放任累積對她的好感 / 愛的感覺不斷擴大到了迷戀的程度。
然後我會告訴別人:"我對她一見鍾情",但其實這只是"自己在沒有覺察中累積了對這個人的好感 / 正面能量,和在沒有覺察中下了決定去愛上這個人"的一個概括詮釋而已。


如果很幸運的,我和對方彼此相愛而進入了一段親密關係,就可以體驗到美妙的熱戀階段。然而不幸的是,在二元性的法則之下,好與壞、正面與負面是如影隨形 / 一體兩面的,當我和一個女性的關係中已經累積了好感 / 愛的感覺 / 正面能量時,同時也會害怕失去對方 / 失去這段關係,所以同時恐懼 / 負面能量也在累積。
而感覺並不會永遠在這裡,當愛的感覺隨著時間變淡了,雙方由熱戀漸漸地回歸一般人的正常生活後,人與人之間的衝突也開始浮現了,彼此開始互相投射 / 累積不滿、怨氣、憤怒等種種情緒,直到有人忍受不了而提出分手,於是就在生活中實體化了自己在這段關係中所累積的恐懼 / 負面能量,和隨著分手而來的悲傷了。


以上是簡單的從正負能量累積的單一角度來看我自己是怎麼去創造和體驗一段親密關係的。一開始在心智中累積對一個人的好感 / 正面能量,到決定去愛上一個人,然後進入一段親密關係,然而在體驗愛情的美好時,同時也在累積對於失去對方 / 失去關係的恐懼,到最後真實的體驗到失去一個對象 / 一段關係的痛苦後果 - 不論分手或任何形式的生離死別,完成了一個二元性能量體驗的循環。


在這整個過程中,其實我沒有清醒著替自己做每一步的決定,完全是依靠心中的感覺來引導我 - 該開心還是該失落,該愛還是該怨,然後我也習慣性的接受和允許自己去跟隨著感覺的引導。因為我並沒有清醒著,所以整個過程就像是命運帶來了一段美妙的愛情,最後命運又殘酷的奪走了愛,彷彿冥冥之中有股看不見的力量在安排著一切,而我只能承受或臣服。
但透過自我探索的過程可以看到其實我們自己就是那個命運、就是那股看不見的力量,因為不夠了解自己而在每一刻的昏沉中盲目地創造自己的體驗和命運,卻還以為這不是我能做主的,我沒有力量。


下一篇將繼續探討我們怎麼創造自己的感覺的?為什麼跟隨著感覺走就意味著自己沒有清醒的替自己負責做決定?如果要清醒的替自己做決定我要怎麼做?


Desteni 的生活方式 -

5. 活出對自己負責的原則 - 認識到只有我才為我在自己內在、我的人際關係以及我的外在世界裡面所接受和允許的東西負責,因此對於這種責任:只有我才有力量和能力改變我看到的對於我是誰、我怎樣活著以及這如何影響著他人的妥協

22. 認識到要使我能夠在思想、言語和行為當中把自己轉變為我能夠是和成為的最有效的活的存在 - 首先我必須‘認識你自己’因此承諾我自己去調查、反省以及理解我是如何成為現在的我,以便為我自己同樣為全體預備前面的道路,即自我創造出一個負責任的、覺察的、自我誠實的以及值得信賴的人

2012年12月14日 星期五

Day 206 - 鱷魚的眼淚4

接續 Day 203 - 鱷魚的眼淚Day 204 - 鱷魚的眼淚2Day 205 - 鱷魚的眼淚3


當我在獨處時或者任何時候,如果體驗到了孤獨的感覺,我停止並回到呼吸。

我了解到孤獨只是一種能量,沒有任何的實質,只有我參與它才會對我有影響。

我了解到因為孤獨而去進入一段親密關係其實是一種自我逃避,這時候我只是遊走在孤獨&親密的二元性能量結構中,持續不斷的在體驗孤獨和親密的感覺,而支持自己作為生命最好的方式是停止參與它們。

我承諾自己不被孤獨的感覺驅動而參與想要去找個朋友、找個伴的想法或行動,而是在呼吸中等待孤獨的能量通過,然後我在這裡作為自己的主導原則指揮我的體驗。


當我遭遇了被一個我認為她愛過我/我們相處得很愉快的女性拋棄或拒絕,而體驗到崩潰的情緒時,我透過呼吸支持自己穩定在物質世界這裡,不讓自己沉浸在痛苦、悲傷、無力感、憤恨的情緒中,或者參與"妳就是不給我機會"、"我那麼好妳為什麼不接受我"、"我就像是熱臉在貼冷屁股"、"我怎麼做都沒有用"、"妳都沒有考慮到自己的行為有多傷人"、"我要離開妳"、"雖然她這樣對我,但是我還是好愛她"......的內在對話,讓自己延長並且強化了這整個模式。

我了解到這時候不論有多痛苦、悲傷、無力感、憤恨,都是我作為心智意識系統在自哀自憐,而對於我停止這些體驗並沒有任何幫助,反而因為我的投入而強化和延續了這些體驗繼續不斷的重複出現。

我承諾自己當想哭時,我將哭作為表現自己的方式,透過哭泣來將能量釋放掉然後支持自己穩定的面對自己的責任,而不是沉溺在情緒中痛哭,這時候反而透過哭泣而強化了心智能量和整個模式了。

我承諾自已利用這次崩潰的體驗來作為支持自己停止這整個模式的機會,畢竟這整個模式並不好受也不值得繼續體驗。所以我透過呼吸支持自己通過每一刻的情緒體驗而能夠穩定在物質這裡,並且透過寫作、自我寬恕來幫助自己了解和解構這整個模式,並致力於實踐自我修正的行動讓自己不再重蹈覆轍而可以真正的停止這整個模式。


當我發現自己在追求/期待愛、幸福、圓滿時,我停止並回到呼吸。

我了解到這時候我是在追求心智中的正面能量體驗,而正面和負面必定同時存在,所以即使我在某些時刻體驗到了正面能量,但是我仍然得面對接下來的負面能量體驗,因為我逃避不了我所接受和允許的後果。

我了解到當愛、幸福、圓滿不是全體生命可以平等實際生活的方式時,那麼這樣的愛、幸福、圓滿仍然是支持個人利益/二元分裂的能量體驗,而真正的愛、幸福、圓滿還不存在。

我承諾自己自我誠實的去面對、承擔、走過自己創造的後果,去了解自己接受和允許了什麼,並且將其中的分裂、不平等轉變為一體平等和解決之道。

我承諾自己致力於推廣和實踐平等金錢系統,讓全體生命可以平等的、實際的生活在愛、幸福、圓滿中。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Day 205 - 鱷魚的眼淚3

接續 Day 203 - 鱷魚的眼淚Day 204 - 鱷魚的眼淚2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當被一個我認為她愛過我/我們相處得很愉快的女性拋棄或拒絕時,體驗到了極大的痛苦、悲傷、無力感、憤恨的崩潰情緒,並且在過後的一段時間裡沉溺在自哀自憐之中,不斷的為自己找理由、藉口來合理化為什麼我那麼痛苦、悲傷、無力感、憤恨,使自己完全的被心智意識系統淹沒、控制,而我一點主導意志/力量也沒有。

在這之中,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在體驗到極度痛苦、悲傷、無力感、憤恨的情緒時,參與並沉溺在這些情緒反應之中,並且透過語言、身體來向周圍的人表達我的痛苦,企圖用這種的自哀自憐、自我虐待的表現來獲取別人的安慰,而其實我是想藉由別人的安慰來進一步的合理化和支持我繼續用這種方式來體驗和表達自己。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當我回憶起我和這名女性曾經在一起的快樂美好時光,而又想到現在我已經"失去了/回不去了"的時候,會觸發我忍不住的痛哭。
而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了解到這時候我是作為心智意識系統在痛哭,被情緒、記憶、畫面、想法驅動我去痛哭的,並藉由痛哭讓自己繼續沉浸在各種情緒之中,而不是藉由這些情緒反應回頭檢視/了解痛苦的根源,找出解決之道。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當沉浸在極度悲傷、自哀自憐、無力感的情緒時,參與了"妳就是不給我機會"、"我那麼好妳為什麼不接受我"、"我就像是熱臉在貼冷屁股"、"我怎麼做都沒有用"的內在對話。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當想到被拒絕、被拋棄的痛苦與難堪時,會陷入憤恨之中,並且參與了"妳都沒有考慮到自己的行為有多傷人"、"我要離開妳".的內在對話,透過這些內在對話來合理化我的情緒體驗,並且指責對方造成了我的負面體驗。
在這之中,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將被拒絕、被拋棄定義為負面的、不好的,並且與痛苦、難堪、憤恨連結在一起。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當我回憶起我和這名女性曾經在一起的快樂時光時,某些時候又體驗到了愛的感覺如同正面能量,並且參與"雖然她這樣對我,但是我還是好愛她"的內在對話。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看到在這整個過程中,我是如何的遊走/擺盪在正負兩極的能量之間,並且讓正負兩極的能量來操控我的外在身體表現,就如同我作為心智意識系統藉由能量來體驗和表達自己,而不是我作為生命在穩定的呼吸中體驗和表達我自己。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看到、了解到我是如何的經由現實的環境/情境,來處發儲存在身體中的記憶和能量,而每當記憶、能量被觸發時,我就相信這是真的並且參與進去,使自己淹沒在心智意識系統之中,而不是穩定的在身體呼吸。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相信愛是一種正面能量體驗,卻沒有了解到當愛如同能量是可以生滅的,不是恆常穩定在這裡的,那麼這樣的愛只是心智中的幻象而已。
而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花時間、注意力在追求心智幻象中的一種正面能量體驗,而沒有真正的活在現實世界這裡,在乎/考慮什麼是對全體生命最好的。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了解到當愛不是全體生命可以平等實際生活的方式時,那麼這樣的愛仍然是支持個人利益/二元分裂的能量體驗,而真正的愛還不存在。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Day 204 - 鱷魚的眼淚2

接續 Day 203 - 鱷魚的眼淚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看到我渴望有一段穩定的愛情關係,因為我害怕孤獨的感覺。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了解到孤獨只是一種心智能量,而沒有任何實質。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當自己是單獨一個人時/獨處時,參與了孤獨的能量,將孤獨的定義加諸在我獨處的情境中,而不是將獨處視為與自己一體平等/自我親密的一種表現。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相信我需要有一個與我分離的對象與我建立親密關係,而沒有看到我是利用親密來逃避孤獨的感受。

而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參與了親密&孤獨的二元性結構,並且利用親密/孤獨的能量體驗來逃避自我親密,如同逃避我自己,而不是停止親密&孤獨的二元性並且每一刻在身體呼吸,安住在物質世界這裡。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接受獨處時的狀態/表現,如同沒有自我接受,而期待透過一段親密關係來讓某個與我分離的人接受我/愛我。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根據社會/世界的價值觀,相信人必須要有伴侶是比較好的,而單獨相較之下則是不好的,所以不斷的將擁有一段關係視為是理所當然的,視為是一個要去達成的狀態/目標。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相信必須要處在一段親密關係中,我才能夠圓滿、完整、幸福,而沒有看到我只是想利用的圓滿、完整、幸福的感覺/概念來逃避我對現實的不滿、悲傷與失望,而在現實中的體驗是我接受和允許才會存在的,所以我是在逃避自己。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將一個理想、完美的圖像/定義投射到某個女性上,並且相信如果我與這位女性進入親密關係的話,我就會活在圓滿、完整、幸福的人生中,而沒有實際的去看到這個世界中的親密關係如同我不是這麼在表現的,這一切只是我心智中的幻想。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看到親密關係中的圓滿、完整、幸福只是一種正面能量感受,而正面能量之後就回到了負面能量,我最終還是得面對自己和我投射到關係中的不滿、空虛、悲傷、失望,如同我不論怎麼逃避、不論投入多少親密關係,最終我還是會透過所有關係來看到自己,最終我還是得面對自己,所以我了解到唯有去了解自己接受和允許了什麼,並且將其中的分裂、不平等轉變為一體平等才是解決之道。

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看到我渴望有一段穩定的愛情關係,其背後真正的渴望是能夠體驗到性愛/性行為。

而我寬恕自己接受和允許了自己沒有了解到當我被渴望/慾望驅動而去進行性行為,而不是將性行為作為自己一體平等的表現時,我是透過性行為在替心智意識系統充電。

(待續)

Day 203 - 鱷魚的眼淚

過去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一直渴望有一段穩定的愛情關係,在生活中不同的時間點也都會有一些和我相處得來的女性,自然的她們就是我投射愛情關係的對象了。
在這些關係中,我和每個女性通常都有過一段非常愉快的相處時光,然後我愛上了這個女性,而且我覺得她好像也喜歡我,但是又不確定,所以在內心掙扎了許久之後,我終於決定向她告白,但是大部份的結果是她對我沒有相同的感覺,接著我就體驗到一種被拒絕或被拋棄的崩潰感。

在體驗到被拒絕或被拋棄的崩潰之後的一段時間中,我會沉浸在極度悲傷、自哀自憐、無力感的情緒中,然後通常會出現"妳就是不給我機會"、"我那麼好妳為什麼不接受我"、"我就像是熱臉在貼冷屁股"、"我怎麼做都沒有用"、......諸如此類的內在對話。然後當我回憶起過去和這個女性相處的美好時光,而現在"失去了",就會忍不住痛哭;或者當我想到自己被拒絕、被拋棄的痛苦與難堪時,會陷入憤恨之中,然後會出現"妳都沒有考慮到自己的行為有多傷人"、"我要離開妳"、......的內在對話。

這整個過程/情境一直不斷的在那幾年的時間內重複出現,像鬼打牆一樣走不出來,不同的女性,相同的發展模式與結果,而我一點辦法也沒有。直到有一天我在一段關係類似的情境中,覺得我真的受夠了!我不想再這樣玩下去了!並且從那一刻起我不再照著舊的模式去行動,然後才從這個"愛的困境"中解脫出來。

在看到DIP課程中的解說後,才知道這整個過程 - 一開始我相信和一個女性有一段美好的關係,我在這段關係中體驗到愛、關懷、愉悅的感覺。但是當有一天我失去了所愛的人/這段美好的關係時,我體驗到了情緒的崩潰而痛哭,感到極度的悲傷、自哀自憐,或者生氣 - 這是一種惡魔系統的運作,而這時候的痛哭其實是我作為心智意識系統在痛哭,這整個過程實在是不好受也沒有必要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