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經驗中,當我與某些有交情的人面臨生離或死別時,會體驗到一種悲傷的感覺,而悲傷的程度又根據了自己和那個人交往的程度而有所不同。
一直以來我還挺容易放任自己進入悲傷/哀愁的情緒之中的,而且生活中看到的每個人、電視、電影也都有這種表現,因此我也習以為常,認為所愛的人死了,或者與所愛的人分手了,就自然會悲傷,這有什麼問題,悲傷就是人性,悲傷代表有人情溫暖......。
當我開始去實際的了解悲傷是怎麼來的?悲傷是怎麼存在的?我看到也了解到我作為生命的主人/創造者,是怎麼創造悲傷讓自己去體驗的,又怎麼讓自己變得比自己的創造物還要渺小,讓自己沉溺在悲傷的情緒之中而相信這是自然發生的、我也沒辦法停止。
在這個世界中,生離死別每天都在發生,而絕大部份對自己而言是沒什麼感覺的,好像就只是發生了一件與自己無關的事情。
只有當自己愛的、親密的、重視的對象從自己的生活中離開或消失的時候,我們才會感到悲傷,開始覺得世界要毀滅了、一切都沒意義了。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
當我們跟某個對象建立起關係的那一刻開始,自己會在心智中不斷的累積和對方在一起的種種記憶,在累積記憶的同時也在累積的就是能量了,例如我們會記住在某些互動中自己覺得是被對方重視的、肯定的,而體驗到像是溫暖、開心、優越感的正面能量,而我們藉著用這個關係中的記憶/能量來維持和穩定自己的人格。
當一個對象被視為自己所愛的、親密的、重視的時後,自己在心智中所累積的是與對方相處時比較正面的能量體驗和記憶,雖然正面能量體驗感覺很好,但隨著正面能量的累積,同時也在累積的就是對於失去這段關係的恐懼,和當失去這段關係時會體驗到的悲傷了,如同這只是一種心智的二元性結構。因此當有一天對方離開了自己的生活時,就如同穩定我們人格的來源消失了,心智失去了維持自我定義的來源而體驗到一種"失去了"的感覺,這時候心智就會感到震驚然後開始悲傷了。
我們可以用常識看到在現實生活中,當我們和任何一個對象建立起關係以後,最終不可避免的就是分離了,不論是分手、各奔前程、或任何一方的死亡。因此可以說當自已與某個對象建立了一段正面能量的關係時,那麼從一開始也已經為自己準備好了去體驗失去對方的恐懼和悲傷了。
這整個過程就像是心智在告訴我們:現在你是開心的,現在你是被愛的,現在你開始擔心可能會失去對方了,現在你開始悲傷吧。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現今的世界中,人們只根據自己的想法、記憶和感覺/情緒/能量體驗來做自我定義,依賴心智所傳達出來的訊息/能量來定義和指引自己,卻不了解真正的自己是遠遠超過心智的,真正的自己是在物質實像這裡的一切,物質現實中現在存在的一切就是自己。
但每個人都想要好的/正面的而避免壞的/負面的人生體驗,企圖將自己從整體分割到自己心智中的理想/夢想/正面體驗之中,而遺忘了自己真正所是的。但是我們永遠逃不開自己,當我們去追逐好的/正面的體驗時,壞的/負面的體驗也如影隨形的跟著自己並顯化在整體中,如同我們相信自己與整體是分離的,我們只想要好的/正面的,但是我們真正所是的整個物質存在會誠實的、如實的表現和反映我們的本質。
相信我們不會願意去經驗到戰爭、被強暴、像動物一樣被屠宰等體驗,也相信我們不會指稱這些是正面的/好的,如同這些不會是我們想體驗的,但卻企圖從自己的整體真相中切割/掩蓋/壓抑/對抗/譴責/逃避/忽視的一部分的自己。
在這之中,不願意去看見那一個簡單的常識:自己與整體不是分離的,自己跟整體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是平等的,如同一個身體中頭並不會比腳還優越,所以只有當整體的最大利益達到時,自己的最大利益才會達到。
因此我們想尋找/體驗一段可以令自己永遠開心、快樂的關係,但是正面與負面同時存在而且能量會互相平衡,於是伴隨著正面能量的,就是失去的恐懼,和那最終不可避免的悲傷的後果了。
因此,人生輪迴在追求正面和逃避負面體驗之中,每一段關係最後只變成了令自己悲傷的記憶,而自己並沒有從這些關係/記憶中學習到一些什麼能夠利益自己如同利益整體的東西,這是真正該為自己悲傷的吧。
更多有關於悲傷的洞見,可以參考Eqafe中有關於悲傷更詳細的解說 |